-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江傣族生活习俗的研究
双江傣族生活习俗的研究
摘要:双江傣族是一个宗教信仰特别坚定的少数民族,对南传佛教的信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因此佛教对双江傣族的生活习俗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匠心独具的节日形式;独具一格的餐饮文化;别出心裁的傣族服饰以及与众不同的婚礼风俗。笔者拟从双江傣族宗教信仰的发展及影响、在佛教影响下独特的节日形式、随着时代和年龄不断发展变化的傣族服饰和深受佛教影响的别样婚俗等几个方面入手,呈现了当下双江傣族的生活习俗。
关键词:双江;傣族;生活习俗
双江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设立于1985年6月11日,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四个民族共同自治的自治县。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创造了双江独特的多元民族文化,双江因此被誉为“和谐多元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傣族作为双江的土著民族之一,其社会风俗文化是双江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民族文化一起推动着双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双江傣族生活风俗的研究,将傣族的社会风俗和多彩文化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双江的傣族文化。
一、双江傣族宗教信仰的发展及其影响
双江傣族的宗教信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原始社会就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依然保持着原始宗教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是已经发展成为双江佛教信徒全民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接受能力也相对增强,南传佛教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原始宗教。
(一)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原始宗教
“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一般进程相适应,傣族先民最初崇拜和信仰的是人类赖以生存而又无力抗拒其灾害的大自然。后来,通过虚幻的认识从自然物中又分化出各种精灵和鬼魂崇拜,这就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全部内容。”[1]原始宗教,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很盛行,但是各个民族的名称、时间和祭祀的方式会略有不同。
每年的“关门节”前后,双江的傣族会祭地方神“色勐弄”,由老和尚主持,各村寨的头人都要参与;还有规模较小的“色马养”、“弄管”和祭拜寨神“色曼”,都是由村寨?^人主持,全村男子参加。此外,在特定的日子里,村里会组织祭祀山神、水神、火神等,祈求神灵们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在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时,都要杀鸡、杀猪、杀牛献祭,所有东西有其特定的规格和要求。祭祀结束后,祭品由参与者当场分享,祭祀所需费用,由全村各户分担。祭祀期间,会放一篾笆在村寨路口,表示不允许外人进入和参与。祭祀家神和农事神是由家里的男性家长主持的,在祭祀时是不允许外人看见的。
在有神论中,很难界定鬼和神,人们把能保护人的称为神,而会伤害人的则为鬼。在过去,人们会用巫术和占卜来抵御和防止“鬼”的伤害。在傣族的历史中,有一种鬼叫“屁拍”,汉族称其为“琵琶鬼”――“‘琵’是鬼,‘琶’是鬼名。‘琵琶鬼’意为‘恶鬼’,被认为是傣族社会里最凶恶的一种鬼。傣族人认为这种鬼会附在一般人身上,而被它附身的人也就是‘琵琶鬼’”。[2]人们都很害怕它,被认为是“屁拍”的人,会被人们赶出村寨,甚至会用极其野蛮的巫术将其迫害致死,其中直接用火将其连住所一起烧毁是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傣族的占卜有鸡卦、草卦、米卦等,鸡卦至今也很盛行。
(二)发展成为全民性信仰的外来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
明朝成化十六年勐勐首领罕廷法派出村寨头人前往勐艮迎请佛爷、和尚、铜质佛像以及各类经书,供奉于万甩佛寺。佛教在勐勐、勐库还有其他傣族居住地区迅速普及。
1.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
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是原始佛教时期之后,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
“何等为四圣帝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3]四圣谛便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义,宣扬的是人生充满苦难,人受苦受难是“前世造孽”的因果报应。在活着的时候作恶,去世以后,阴魂就会被勾魂鬼抓到地狱中去承受种种苦刑。经受过各种苦刑之后,还是不准去超生为人。只能永远成为恶鬼或者超生为牲畜和其他低等的动物。只有虔诚的信奉佛教,严格遵守教规、戒律,多积阴德,死后才能升天进入极乐天堂,超脱凡人的苦难……
2.南传上座部佛教教规、戒律
在双江的傣族村寨中,凡是年满50岁的傣族老人,无论男女,都必须到各自村寨所属佛寺里纳福,成为纳福老人,他们必须在每年的“关门节“至“开门节”中的每一个“宛信”日,去佛寺里留宿一天一夜。听取佛爷们讲经说教,接受教规、教义教育和忏悔自己一年来所犯下的过错,洗清罪孽。纳福的老人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不同戒律也不尽相同――寺中的和尚需遵守10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