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审讯中使用威胁引诱欺骗方法的若干思考
对审讯中使用威胁、引诱、欺骗方法的若干思考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对审讯中使用威胁引诱,
欺骗方法的若干思考
四川凉山州人民检察院四川西昌615000唐伟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及”两高”司法解释中规定,严禁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证
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一经查实,则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但在具体司法实务中并非所有欺骗,威胁,引诱的审
讯方法都损害供述的正当性,也并非所有的欺骗,威胁,引诱的审讯方法都会导致虚假口供,即这些审讯策略也有一定的正
当性和必要性.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审讯中刑讯逼供是绝对禁止,对通过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
也应当予以绝地排除,但在司法实务中的审讯不可避免地带有欺骗的成分,威胁,引诱的审讯方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该
具有一定的容许度.
【关键词】审讯;威胁;引诱;欺骗;容许度;法律界限
近年来,法学界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刑
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
定》,关于审讯中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或
者以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的规定提出了质疑
和修改的建议,目前尚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比
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对于刑讯逼供是绝对禁止,对通
过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应当予以绝地排除,但在审
讯中运用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目前尚有多种不
同的观点.研究威胁,引诱,欺骗的策略在审讯中的
运用及其现实价值,完善审讯谋略,已经成为各国
刑事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提倡依去治国
的现代中国.由于传统司法观念的影响以及现行法
律制度某些方面的缺位,审讯中刑讯逼供现象在我
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禁而不止,已对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陨害,这就使得从理论上探
讨,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策略的适当性在当前的
中国显得更为迫切.
一
,审讯中使用威胁,引诱,欺骗方法的比较分
析
对于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方法,在各国刑
事诉讼立法以及司法实务中,无论英法美还是大陆
法系国家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容许度,并没有绝对禁
止.
德国的刑事诉讼法典第136条规定,禁止以刑
事诉讼法不准许的措施相威胁,禁止以法律没有规
定的利益相允许.这就表明,在德国的刑事诉讼法
中允许以刑事诉讼法准许的措施相威胁,以法律规
定的利益向允诺,只有超过这个界限的威胁,许诺
行为才会被法律所禁止.尽管该条款同时也规定不
允许以欺诈的手段审讯犯罪嫌疑人,但在司法实务
中却主张对此欺诈应当作为狭义的理解,如果只有
单纯的一项诡计则不被认为是欺诈.而且在警告知
犯罪嫌疑人要对其进行羁押时,隐瞒了对其不利的
电话已被监听的情况,也不构成欺诈.
英国(lt;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也没有明确
规定禁止以威胁,引诱和欺骗的手段审讯犯罪嫌疑
人.在司法实务中,许多英国法官认为只有当侦查
人员采取性质严重的威胁,引诱等手段,继而侵犯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自愿性时,才构成审讯的方法.
法官强调保护的是被告人基本的正当权利和起码
的自愿性,因而对此项规定须严格地掌握分寸.
一
向以”民主与自由推行”字句,且时常向别过
飞舞所谓人权大棒的美国,其侦查人员审讯时同样
使用心里胁迫,诱骗等方法.特别是在虐囚事件被
媒体披露后,其制法的双重标准以及被视为逼供
“圣经”的((KUBARK手册》暴露无遗.
关于审讯方法,1942年由美国法学会制定的
《模范证据法典》中有这样的规定:通过不太可能会
产生错误陈述的威胁或允许手段而获得口供可以
运用.当然,美国是一个判例法国家,因此,对审讯
手段的界定主要依据先前的判例.美国最高法院在
1969年弗雷泽诉卡普(FrazierV.cupp)一案中默认
作者简介:唐伟(1984年9月13日生),男,汉族,四川自贡人.
法学研究41
了涉及欺诈或欺骗的审讯的必要性,并认可了这种
做法.最高法院在维持定罪判决中认为,警察错误
的告知(犯罪嫌疑人同案犯已经交待)的事实,尽管
是与供述相关的,但是,在我们看来不足以造成对
这个自愿供述的不可采用.这类案件必须根据案件
的”总体情况”做出决定.之后,美国许多法院的判
例认为,即使是通过哄骗,胁迫取得的供述,仍然可
以接受为证据.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还有:尼科斯
诉廉姆斯案,1980年的RhodeIslandv.Innis案,
1983年的北卡罗来纳州政府诉杰克逊(Statev.
Jdekson)案,1986年的Moranv.Burbine案.
从上述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务中我们不难看
出,严格的禁止物理强制和精神强制,有条件地允
许利诱,适当地限制欺骗,可以说是关于审讯方法
的比较一致规则.同时,从有关的国际公约的规定
看来,其着力保护的是使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