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单洞双线暗挖隧道CRD工法施工监理的要点.doc

大断面单洞双线暗挖隧道CRD工法施工监理的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断面单洞双线暗挖隧道CRD工法施工监理的要点

大断面单洞双线暗挖隧道CRD工法施工监理的要点   摘 要:本文结合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高铁出入场线暗挖隧道CRD工法施工监理情况,对CRD工法的重点、难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施工监理过程中的控制要点、监理措施、监理控制手段,以确保暗挖隧道CRD工法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CRD工法;暗挖隧道;二次衬砌;控制要点   0 引言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高铁出入场线从高铁东站东侧正线之间通过交叉渡线引出,出入场线与正线并行约300m后转向北,上跨正线左线,下穿淮徐高速徐州东互通匝道后爬出地面,通过跨徐海路大桥进入停车场。暗挖隧道工程设计采用单洞双线马蹄形结构,CRD工法施工,隧道覆土深度为5m~10m。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述   1.1 地形及地貌特征   高铁出入场线范围内主要为冲洪积层,沿丘陵边缘环状分布平原地貌单元,第四系地层主要受冲、洪、沉积影响而成。出入场线部分地段下穿邱山,为山前残丘地貌。   1.2沿线地层特性   ①杂填土1-1层,该层厚度:0.2~7.5m,平均厚度:1.90m,土层底标高:28.17~48.38m。②黏土2-3层:呈灰褐~黄褐色。该土层厚度:0.2~5.5m,平均厚度:2.09m,土层底标高:22.19~29.28m。③粉质黏土2-4层:灰褐色,该层厚度:0.2~3.3m,平均厚度:1.55m,土层底标高:29.36~31.52m。④黏质粉土2-5层:灰黄色,该层厚度:0.3~4.3m,平均厚度:2.15m,土层底标高:27.67~31.64m。⑤黏土5-3-4层:褐黄色、硬塑~坚硬、土质不均匀、含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该层厚度:0.7~17.6m,平均厚度:9.26m,土层底标高:10.02~24.94m。⑥砂岩9-1-2层(P1s)⑦页岩10-7-2层(C2b):黄褐色,强风化,泥质结构,薄层状结构,结构部分破坏,岩志呈碎块状。该层未穿透。⑧石灰岩11-5-2层(Olm):灰白色,强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己破坏,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洞,其中黏性土、碎石等充填,该层未穿透。⑨石灰岩11-5-3层(Olm):灰白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已破坏,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洞其中黏性土、碎石等充填,该层未穿透。⑩灰岩12-4-3层(∈2z):灰白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已破坏,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洞其中黏性土、碎石等充填,该层未穿透。   1.3 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及承压水。高铁出入场线范围内勘察期间观测到一层地下水,潜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2)不良地质作用:崩塌、岩溶地面塌陷、特殊岩土。   2.工程项目特点   (1)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本隧道单洞双线隧道,隧址区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突水、突泥初始风险等级较高。针对此情况,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严格按“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CRD工法,临时仰拱支护、临时竖向支撑支护、永久性支护,交叉进行。   3.CRD工法重点、难点及监理对策   监理过程中以隧道施工安全、质量为重点,对工程进度、投资、环保、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监控。因隧道爆破开挖受CRD工法的作业空间及作业机械、出渣运输车辆的限制,临时支护(包括临时支护的合理拆除时间及其步骤)、永久性性支护都将给施工监理带来较大困难,以及二次衬砌及防排水工程的各施工工序都有不同程度的作业难度。   3.1 重难点一: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施工中隧道防排水施工   监理应对措施   (1)严格检查初支、二衬背后的回填注浆管的预埋施工质量及注浆质量;   (2)严格检查隧道初支后的分区防水及二衬背后回填注浆系统设置的安装质量;   (3)严格检查防水板的全包式固定质量,避免焊穿、脱挂、漏补现象;   (4)严格检查防水板的气缝密闭性施焊质量;   (5)严格检查环、纵向施工缝、沉降缝各类止水设施(细部构造)的施工质量;   (6)严格审查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力度;   (7)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边、中心排水沟的施工质量。   3.2 重难点二:CRD工法施工过程中受施工场地特别狭窄及超小空间、施工的局限性,造成机械作业困难、机械施工转洞作业耗时,以及机械、人工的交叉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CRD工法开挖断面步骤,确保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根据隧道四部导洞净空断面空间,量身定制进料、出碴运输机械车辆。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以保障通道运输安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