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概论 第4章 岩土隧道及地下工程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技术进步 (6)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修建了大量的地下存储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地下文娱体育设施和用地下管线等连接为一体的地下综合建筑群体。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技术进步 挪威Gjovik奥林匹克山会堂是1994年为冬季奥运会冰曲棍球比赛建设的多功能地下空间(下图),其地下空间跨度达到61m,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空间利用工程,也是地下工程公共利用的全世界最高标志。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技术进步 中国地下商场、商业街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地下交通枢纽(左图)、地下商场(右图)、地下观光隧道、地下停车库等都已初具规模。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象征。 展望 五、展望 1、工程实践的新要求与岩土力学发展趋势 岩土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逐步过渡到理论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土的力学特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例如应力路线的依赖性、强剪缩性和反向剪缩等。不少学者正在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包括从细观结构上开拓新的研究路径。 数值模拟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土力学的计算与分析中数值分析法也发展很快,包括有限元、边界元、颗粒流等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土力学以及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和发展。 展望 反馈分析法来源于太沙基和派克提出的“观察法”,一方面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原体观测,同时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联系理论、经验与现场观测资料的专家系统。 由于土的特性多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一个土层具有一定力学指标的定值研究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土的随机性研究蒸方兴未艾。此外与之相对应的机遇可靠度的研究理论,以及基于风险的研究理论为岩土力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 2、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的发展态势 今后将在各种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地基处理与加固技术、环境岩土工程以及特殊岩土工程等领域取得更大发展。 展望 3、未来隧道挑战 新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方式层出不穷。例如穿越深水的通道形式,提出的概念性悬浮隧道,正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隧道施工尤其是大断长距离、高水压等复杂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展望 在隧道运输方面,近年来人们提出了“真空隧道输运”的设想,即在隧道内部形成真空。减小气体摩阻力,通过急速挤压真空条件下超快输送容器来实现运送工作。瑞士人提出在半真空的隧道内,以时速400km/h的速度,在城市密集区的地下运送旅客。 另外,有人还提出利用火箭喷射助力设备,驱使输送设备的隧道内完成运送任务。目前法国、美国等大城市已经开发了地下物流系统,从而实现隧道快速货运。 岩土工程的演变 1998年竣工的上海金茂大厦,基础底板埋置在地下15 ~18m深度,地下连续墙埋深36m,基坑面积20 000m2,开挖土方320 000m3,是我国近年施工的深大基坑中的一例。 于2005年2月开工建造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会议等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大厦,设计高度492m,地上101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约37. 73万m2,基坑采用筒形支护、中心岛施工法。 岩土工程的演变 各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展的各项研究,目前对于城市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主要有资源化、焚烧处理和岩土工程处理法等。 岩土工程处理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处理量大、能源消耗低,但主要缺点是占用较多的上地,需要有严格的环境监测配套,保证填埋场不造成二次污染。 由于岩土条件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岩土工程类型的极其多样性,人们对于岩土特性的认识还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岩土工程将在充满矛盾和挑战中进入新的发展历史时期。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技术进步 四、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技术进步 上世纪80年代,国际隧道协会提出“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口号。 纵观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历史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历史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代。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技术进步 1、古代隧道及地下工程 古代隧道及地下工程,是指从旧时器时代到公元l7世纪,主要特点是利用天然材料,如岩石、土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