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中考-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终).pdfVIP

小升初中考-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终).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姓名: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A )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4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都能遗传变异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圈 (B ) 1、 定义: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A ) 2 、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海平面上下各10 千米)(B ) 大气圈的底部生活着鸟类和昆虫,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以下150 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覆盖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提供的六大基本条件: 水、空气、阳光、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A )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A ) 1、环境因素包括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空气 生物 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捕食是最常见的关系。 例:七星瓢虫与蚜虫(捕食); 杂草与水稻(竞争); 蚂蚁、蜜蜂家庭(合作)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A ) 1、适应:每一种生物都百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A ) 例: 荒漠骆驼尿液少 (干旱环境); 旗形树 (多风环境); 海豹皮下脂肪厚(低温环境); 骆驼刺 (干旱少水环境) 2 、 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例: 植物防风固沙降温 “绿色长城”, 蚯蚓使土壤疏松肥沃。 五.生态系统 (A )★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两者缺一不可) 2 .组成: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 (环境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例:一条河流(是); 一条河流中的鱼类(不是) 2 . 食物链:(A ) (1)概念: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例:草→兔→蛇→鹰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极消费者) 1 (2 )写法:从生产者出发,箭头指向捕食者 (渐强); 不包括分解者、非生物因素。 错例:阳光→草→兔→蛇 (×) 草→兔→蛇→细菌 (×) 3 .食物网: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A ) (1)数法:从生产者数到最后一级,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 )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 )有害物质沿食物链逐渐累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越多,叫生物富集。 六、生态平衡 (B ) 1.概念: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限度。生物种类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 我调节能力越强。因此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 .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每种生态系统相互依存。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美称)、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背诵情况: 家长/组长签字: 日期: 等第: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观察细胞结构 (A )★ 1.显微镜的构造 (指认图14 个结构,简百述功能) 2 、显微镜的使用3 个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安放:放距

文档评论(0)

lhp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