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PPT

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生态学实验技术 主讲:李海生 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 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 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这种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点状取样法: 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 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而且被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时,可用此法取样。 方法要求: 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 每个样方长与宽相等 等距取样法 : 当调查的对象为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方法:1)把调查对象分成若干等份;2)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3)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探究指导 实验实习中注意事项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地点的选择。 教师对调查地段的植物种类要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的大小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植物种类的选择 分工合作,进行调查 不同小组进行取样调查时,应选取不同的样方 调查时间 2、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选择样地: 由于各类动物体型大小悬殊,活动方式也有差异,因而调查方案也应有所不同。如采集大型土壤动物时,选择的样地一般是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 确定样点与取样: 在采样地随机选取3~5个样点,收集样点内的落叶和土壤,将其中的大型土壤动物用镊子或手捡的方法,放入盛有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的瓶中。 样本鉴定与结果统计: 根据有关资料,分捡并鉴定标本,填写表,估测各物种的丰富度。 讨论: (1)同一地域不同种类的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是否相同? (2)不同地域内的同一种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目的要求: 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本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实验材料: 玻璃板4-5m2, 粘胶足量,沙土8-10kg, 含腐殖质较多的花土40-50kg, 自来水足量。 浮萍、水草、蕨类植物和一些低矮杂草,仙人掌或仙人球2-3株。 蚯蚓8-10条,田螺、蜗牛5-7个,蝌蚪5-10只,小乌龟2-3只,其他小鱼若干。 操作步骤 1)制作一个玻璃缸(长100cm,宽70cm,高50cm) 2)堆放生态缸的土层 3)种植植物 4)放鹅卵石或小石块 5)加水 6)投放动物和水生植物 7)加盖封口 8)粘贴标签 9)观察记录 结果和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教师要教给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结果,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如尽量用列表式表示.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实验事实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课题报告完成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讨论: (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有哪些? (2)生态缸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3)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有无变化?如有,是如何变化的? 制作注意事项: (1)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成开放型(即不加盖)。前者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2)生态缸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的生物数量必须要合适。 (3)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可在沙土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缸中水(气)渗透上来。 (4)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在上面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 观察稳定性注意事项: (1)让学生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状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 (2)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3)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下发现的时间。 (4)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4、技能训练:分析和处理数据 1926年,美国一位生态学家研究了一块玉米田的能量流动情况,得到了如下数据。 收割玉米约10000株,质量为6000kg。计算出其中共含碳2675kg,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共2045kg。1kg葡萄糖储存1.6×107kJ能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入射到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总量为8.5×107 kJ。 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这些玉米的含碳量折合成葡萄糖是多少?这些葡萄糖储存的能量是多少? 这些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多少? 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多少?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太阳能总量的比例是多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