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14浙江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doc

2017年.5.14浙江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可编辑 PAGE 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2016年浙江省部分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 综合应用能力(A类) 注意: 1.全卷为全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请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3.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4.特别提醒:请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作答区域作答无效。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50分) 案例一 资料一 很长时间以来,“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折腾了不少人,成为社会的痛点。《人民日报》2015年4月8日报道,落户北京的陈先生一家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他想到自己亲妈。问题来了:他需要提供他母亲是他母亲的书面证明。可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5%的受访者及身边人曾遭遇过“奇葩证明”。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2015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中,“奇葩证明”名列十大“痛点”榜单之中。“奇葩证明”之所以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关键词,是因为它集中折射出了民众“办证难”“跑证难”的辛酸,成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的一个标识。 资料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王太元表示,“奇葩证明”有3个特点:一是毫无必要,比如对亲自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索要“活着”的证明;二是让没有参与、不可能知情甚至根本不相干的人或单位为某事出具证明;三是某些事情根本无法证明。 什么都要居委会开证明,表明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想,管理落后,凡事都想着其他单位干;但更主要的是,转移责任、规避义务,将核实认证的责任转嫁给基层社区承担,社区的章就成“万能章”。“像无犯罪记录、未婚证明、精神正常证明等‘奇葩证明’,要么没有必要开,要么就是我们也不了解情况,实在没法对此负责。”某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员李某对此非常无奈。 办证,是职能部门的一项权力,给你办,还是不给你办,审批的速度快还是慢,都有很大的调节空间。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便借机刁难民众,吃拿卡要、谋取私利。日前,《人民日报》刊登许多读者关于办证难的来信,自己去办证,就受到各种刁难办不下来,说什么“规定就是这样的”,可一旦红包拿上去,或找个熟人帮下忙,三下五除二就办下来了。 一些政府部门之间还没有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大家“各自为证”:个人有身份证,亲属关系凭户口本,社保有社保卡,生育情况找计生办,税务又是另一个系统……这就造成老百姓不断地在政府部门之间“跑断腿”“磨破嘴”,甚至有的还需要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间进行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 资料三 过去一年,为治理“奇葩证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15年,公安部官方微博晒出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民政部则明确,今后除办理涉台和哈沙克斯坦等9国的公证事项外,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各地要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消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分析“奇葩证明”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0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措施合理、可行,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典型的探究原因+提出对策题型,作答原则是依据原文。 第一小问,仔细阅读原文材料,资料一先用具体案例说明了“奇葩证明”的现象,末句再用“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结尾,一句话阐明了“奇葩证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紧接着资料二就具体分析了其表现。第(1)段王太元教授的话说明现有的办证要求不合理,许多证明没有意义;第(2)段说明了“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想、管理落后”、“转移责任、规避义务”等,把责任转嫁给基层社区;第(3)段说明了权力的滥用,公职人员借职务之便,贪污腐败,侵害群众利益;第(4)段说明了“政府部门之间还没有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导致大家“各自为证”,工作效率低下。 第二小问,要求针对“奇葩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作答原则是依据原文+准确分层。 资料三中详细阐述了为治理“奇葩证明”,政府已经出台的一些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