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323回采防突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323采煤工作面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工作面概况 一、工作面编号 该工作面为B3煤层5323工作面。 二、开采范围及四邻情况 1、5323工作面位于工作面位于矿井的西边,上至+550m标高,下至+528m标高。 2、工作面北边(上)为5223采空区,南边为本矿未开采区域,西为矿井边界,东为矿井提升巷。 三、工作面参数 1、工作面东、西走向长80m,倾斜长100m,煤层平均厚1.5m,平均倾角15°。 2、煤炭容重1.56t/m3,工业储量18720吨,可采储量17784吨。 四、工作面采煤工艺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爆破落煤工艺,采用2台SGB-30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加戴帽电柱支护 地质概况及邻近区域巷道布置情况 一、煤层情况 1、煤层结构: B3煤层:厚度为1.1~1.9m,平均1.5m,暗至半亮型无烟煤,其顶板为B4煤层的底板,泥质粉砂岩,易垮落;其底板为泥岩,性软,遇水易膨胀,造成巷道底鼓变形,危害性很大。 2、煤岩层产状:倾向倾向178—220o,平均199°。倾角平均15°。煤层硬度:f=2~4。 3、地质构造:本工作面切眼以西为向西南倾斜的一单斜构造(f1),煤岩层产状:倾向221°~144°,平均182.5°。落差2.5m,倾角9°~12°平均11°。本工作面已作的巷道揭露到断层薄化带,所以该工作面以此断层薄化带为界布置回采面。 4、煤层工业参数:B3煤层:原煤水份0.56—2.40%,平均1.44%;灰份18.76—42.65%,平均为29.73%;挥发份10.09—20.50%,平均12.59%;全硫0.44—3.31%,平均1.32%;发热量18.29—28.53MJ/kg,平均为24.22MJ/kg;固定碳45.81—73.23%,平均61.51%,属高灰中硫中热值无烟煤,工业牌号为A,煤质类型为无烟煤三号,即WY03号。硫的赋存方式以黄铁矿硫为主,一般以粗大的结核或团块方式富集,通过手选可相对降低商品煤含硫量,工业用途为动力用煤。 二、 顶、底板特征详见下表 名 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 石 特 征 B3 煤层 老 顶 B4煤层 1.2 已开采 直接顶 泥质粉 砂 岩 3.3~4.1 一般为灰白色的泥质粉砂岩。 直接底 泥 岩 7.5~8.2  一般为灰白色的泥岩,含结核,遇水易膨胀。 三、 地质构造特征及水文地质 1、地质构造:本工作面回风巷上部揭露以东为北东向展布的f25正断层,但对本工作面无影响。本工作面以煤层边界保安煤柱为界布置开切眼。 2、水文地质:本矿东翼边界与原周家镇利祥煤矿(现已整合给范家沟煤矿)相邻,该矿井口标高为+620.00m,其生产规模规模3万吨/年,开采深度至+650~+500m。该矿井+600~+500m开采深度范围内未曾越界开采,矿井B4煤层基本采空,采空区面积约 0.32km2,采空区积水较多,给我矿造成了水患威胁;但从已揭露的煤层看无顶板裂隙水和断层水。所以无大的水患。 (四) 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发火情况 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绝对瓦斯涌出量2.67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6.57 m3/min,属高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回采工作面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2.249m3/min。 本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四、邻近区域巷道布置情况 在+528m车场往西布置5322运输巷,在5322运输巷150m处破石门布置5323运输巷至边界,然后开切眼贯通5323回风巷,5323回风巷与总回风上山联通。该工作面上水平B3、B4煤层已采空,该区域内B2、B4煤层已采空。 通风系统 一、工作面通风线路 采用U型通风,新鲜风流经5323运输巷流入1231工作面;经过工作面流出的污风流经5323回风巷、回风石门至总回风上山。 二、风量配备 根据《5323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计算确定5323工作面需风量为179.92m3/min,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该面配备风量为304.6m3/min。 三、通风系统 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回风系统必须畅通,回风断面必须保证在4m2以上,与回风相连的风门、密闭、牢固可靠。详见 四、 监测 在回风巷设瓦斯探头T0、T1、T2,运输巷设探头T3,探头T0安设在工作面上隅角,并随采面推进而移动;探头T1安设在距5323风巷煤壁以东5-10m处,并随采面推进而移动;T2安设在5323风巷第一汇合交岔口10~15m处。T0、T1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0%,T1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T2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1.0%,复电浓度<1.0%,T2

文档评论(0)

李教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对工程行业精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