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例文分享
以爱的名义——孩子,你慢慢来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仲秋荣 2013.8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是《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的卷首语。简短的话语,配上一张孩子走在铺满落叶的路上的照片,打动了我,也打动了无数读者。
最初接触龙应台到龙应台的文章,是阅读了她的关于亲情的文集《目送》,书中那一句句感动心扉的话语打动了我,如: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又如: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于是我便开始注意到这个被马英九邀请为文化部部长,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的母亲。大量的搜索她的书籍,她的《野火集》、《百年思索》等文风辛辣讽刺,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她崇尚民主自由,在《我们记得谁》一文中曾这样说:“国民党、共产党、民进党、他妈的党,如果人的尊严不是你的核心价值,如果你容许人权由权力来界定,那么你不过是我唾弃的对象而已。不必吓我。”足见一个知识女性的倔强与泼辣。但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你绝想不到她是一个斗士,只感受到她和所有女人一样拥有的最天然的身份:母亲。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在书中,龙应台是一位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母爱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爱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另一方面,置身这个崇尚速度的年代,我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在同龄人的后面,留下永久的遗憾,这是社会的法则,我们依然无法躲避。我们歆羡鲁迅、郑渊洁等人名人对孩子“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但我们不敢践行,因为,我们没有他们的资本,在巨大的“隐蔽的遗产”的保护下,他们的孩子可以免除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竞争,而我们的孩子——普通人的孩子则是必须通过竞争的考试,跨过那个千军万马要冲击的独木桥。我们也想给孩子自由和快乐,但是不能,这是理性对情感的胜利。就这么简单。
初为人母的女人都是满怀幸福的。孩子是自然赠予女人的天使,他的手指肥嘟嘟的,像含苞的花朵;他的眼睛清亮洁净,不染一点人间的尘渍;他天真无瑕地牵着你的手,告诉你会说的第一句话,第一个念头,第一个发现……他的诞生让女人自己都不曾预料到,原来心里早蕴藏了一腔暖暖的爱意,愿意毫无保留地赠予这个什么都还不知道的孩子。
细细地读这本书,你会发现,龙应台对孩子的爱既不同于中国的母亲,也不同于德国的母亲。她像中国的许多母亲一样,亲自操劳照顾孩子,为孩子读书,陪孩子玩耍,担心孩子上下学的安全;孩子长大后送去弹钢琴,练习游泳,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甚至生气时也打孩子;但同时她又像许多欧洲的母亲一样,从内心里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天性,懂得适时放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
《寻找幼稚园》一文中,她带着三岁的安德烈到台湾度假,想送安安入台港的幼儿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当她看到四十年不变的方正的教室,正规小学般的课程设置,还有那空间、时间、行为的种种规范时,竟然落荒而逃。“在德国的幼稚园里,孩子们只有一件事,就是玩玩玩……”作为母亲,龙应台只想让孩子顺应他的天性自由地成长,她觉得“玩”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每年回台湾,带着孩子去申请签证时,在职业一栏上她总习惯填上三个字:玩玩玩;申请人访台目的,申请人专长之类,一律填上“玩玩玩。”书中有许多篇章便是写安安和飞飞玩耍场面的:“玩积木、捉蜻蜓、养蝈蝈、救老鼠……”在她眼睛里,正在玩耍的小孩和天使一样可爱。哪怕是安安因为贪玩在上学路上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和飞飞两人踢球回来一身汗水一身泥,她也从不责怪。龙应台的童年回忆里曾有因受教师歧视而投河自尽的可怜的女同学,有被老师催讨作业而哭到天黑的凄惨经历,因此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自由的时间与空间里做喜欢的事情,在玩的过程中去认识这个世界,爱上这个世界。
龙应台对孩子的引领是开放而大胆的。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她是细致的向导:“妈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