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港的地名由来与西洋人有着直接的关连性.DOC

红毛港的地名由来与西洋人有着直接的关连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毛港的地名由来与西洋人有着直接的关连性

紅毛港民間故事 西洋船鐘 紅毛港的地名由來與西洋人有著直接的關連性,然而三百多年前的西洋人遺址與遺物卻一直在歷史的軌跡中缺席,依據前人之傳說,鄰庄大林蒲鳳林宮中有一座西洋船鐘,長久以來一直被當地民眾與信徒視為廟中珍貴的文物。按鳳林宮建廟沿革誌中記載,在清康熙年間時,距大林蒲東北方二公里 外之三叉港(依鳳林宮現址東北二公里外,清季為紅毛港堰之所在,即鳳山下里紅毛港庄位置),有一座寺廟,相傳廟中的和尚除了不守清規與心懷不軌外,對於至廟中參拜進香之婦孺還有猥褻等不法情事,其惡名昭彰,遠近皆有所聞,而引起鄰近各庄頭之民眾激憤不滿,導致群眾合力將這些不守清規戒律,作惡多端的和尚驅逐出境,以維護地方善良純樸民風,並將該寺諸神佛轉至他處奉祀。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廟內留有明朝年間之香爐和英國蘇格蘭船鐘(廟中做為晨鐘之用) 各一座,兩者皆由民眾攜至大林蒲庄內,於清康熙 36 年( 西元 1697 年)由民眾合資創建鳳林宮之前身,廟中奉祀溫府千歲與朱王爺靈旗,供地方信眾祭拜,以祈境平安。而在三叉港獲得的香爐與西洋船鐘也安置在廟中,鳳林宮之祭祀圈幅員廣及大林蒲、紅毛港、中林仔、過港仔、鳳鼻頭、邦坑仔與小港等地,可謂相當地遼闊,是重要的信仰中心。   據上所述,再加上鄰近聚落亦有同樣的傳說,當地耆老認為此鐘乃是紅毛人所遺留下來之古文物。   研究者自幼常至鳳林宮參拜及參與廟會相關活動,對於地方文史及相關資料亦常留心,在時常回憶這座西洋船鐘的傳說典故時,不禁引發我臆測此鐘可能是「紅毛港」這個地名由來的直接證據,經詳細觀察記錄與拓鐘上之刻字,該鐘高約 41c m ,直徑 37 約 cm ,材質為銅合金,鐘身正面陰刻兩行英文字,上一行字體較大,呈較大幅向下彎弧形,上刻「ARDGRANGE」大字;下面一行字體較小,略呈微微上彎弧形,刻「GREENOCK 」小字,兩行字間有花草圖案。據考察與搜尋得知,「ARDGRANGE」是這艘商船之船名,此商船之所屬公司名下的船隻都以「ARD」作為開頭來命名,而「GREENOCK」是蘇格蘭西岸之港口名,此一英文單字則是由當地語言蓋爾語「Grianaig」轉變而來,其原意是「像陽光般的」意思,而這艘船正是在這個港口所註冊的,所以綜合上述英文字,在上頭的「ARDGRANGE」是代表這艘船的名字,而下方的「GREENOCK」則是代表這艘船的註冊地。   經研究者向W Ship Forum 詢問, 回答得知此一船鐘可能是吊掛在1916 年所登記的商 船上,1919 年易手給另外一家船公司(Johnston Line Ltd),並改名為「WIGMORE」,後來幾經轉手讓給日本船公司,最後在1938 年登記為「NANKO MARU」,在1943 年11 月6 日後再也沒有此艘船的任何記錄,其原因已不可考。在正常的情形下,商船上通常會吊掛著兩個船鐘,主要的船鐘置於水手艙,另一較小的船鐘則置於操舵室,主要的船鐘上會刻有這艘船的名稱,以及這艘船登記之港口名。   考據結果發現,放置在鳳林宮的這一船鐘應是1916 年左右所製造的,與傳說中三百多年前紅毛人所遺留下來的船鐘有所出入,據研究者推測可能的原因有兩點:(一)、該西洋船鐘可能是在民間口耳相傳中,添油加醋,遂使其年代逐漸被誇大;(二)、原有之船隻在1938 年後,曾往來台日之間,爾後,在高雄港因故留下船鐘,而此鐘常被廟宇作為「晨鐘」之替代物。 紅毛港民間故事 白藻蟹 數百年前,在高雄州下鳳山街的近郊,有一口水質非常甘美的井,不僅住在附近的居民都知道,還會口耳相傳,經有許多外地人更大老遠地前來,專程為了提取井水回去飲用 。因此,這口遠近馳名的井,也成了這個地區的地標與依託。 有些喜好品茗的人,常特地派人來這口井取水。他們覺得這井水甘甜如蜜,清涼直透心脾,光是直接飲用就可以感受到美味,如果再拿來泡茶,更可以讓茶葉的香味整個擴散開來,和美麗的茶色相互呼應,達到最完美的調和。淺嚐一口,茶葉的香氣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全身舒暢;茶湯入喉,甘甜的美味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也難怪這些好品茗者,非取用此井水不可,相信一旦飲用過這甘美井水,就會愛上它,其他地方的水就看不上眼了。   在這口井中,有一種很特別的水中生物,叫白藻蟹。人們在取用井水時,常常可以看到白藻蟹在水中游來游去,很多人都企圖去捕捉它,卻都徒勞無功。由於只能看到而無法接近,因此關於白藻蟹的故事被民眾繪聲繪影,變得神奇起來。人們懷疑這神祕的白藻蟹具有驅除毒物、讓水質變甘甜的神奇魔力,於是人們對它的敬畏也就越來越深。久而久之,居民都安心地享用上天賦予的甘美水源,對於白藻蟹的存在,當成是一種神物的象徵,雙方各安其份,各取所需,誰也不侵擾誰。   有一年,一群紅毛人攜帶糧食,在下鳳山街的近郊開始紮營定居。起初,這裏的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