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浆岩体产状类型立体综合示意图二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作用的方式 第一节 火山作用 二、火山喷出物 三、火山喷发类型 中心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 四、现代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 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作用 一、深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 深成侵入岩体的主要产状 二、浅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 浅成侵入岩体的主要产状 侵入岩体类型 第三节 岩浆岩的成分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鲍温反应系列 鲍温反应系列 鲍温反应系列 * * 主要内容 1、火山作用 2、侵入作用 3、岩浆岩的成分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融态。它的温度一般在800-1200℃。岩浆可以沿着某些地壳薄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形成岩浆岩。岩浆的形成、运动以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喷出地表的岩浆在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称为火山岩)。另外一种是岩浆上升到地下一定位置,未达到地表便冷凝、结晶形成岩石的全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 一、火山构造(火山机构) 1.火山通道:岩浆由地下上升的通道,可以是多条断裂构成的裂隙通道,也可以是若干条断裂交会形成的管状通道(火山喉管)。火山通道往往被冷凝的熔岩或碎屑堵塞,被称为火山岩颈。 2.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喷出的碎屑物和熔岩在火山口堆积下来,形成锥状高地,称为火山锥;位于火山锥顶或侧部的漏斗状喷口,称为火山口。 火山机构简图 1.火山锥; 2.火山口; 3.火山喉管; 1.气态喷出物:气体成分主要是水蒸气,一般占气体总体积的60-90%,此外还有CO2、H2S、SO2、HF、HCl等。 2.固态喷出物: 火山灰、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弹。 3.液态喷出物(熔浆):一般在固态喷出物喷出后,液态喷出物才从火山口喷出地表,主要是灼热的熔浆,冷凝后形成熔岩,也称为火山岩。 一般较酸性的熔浆,粘度大、温度低,故流速小,凝固较快。 较基性的熔浆,粘度小,温度高,故流速大,凝固较慢。 1.熔透式喷发 由岩浆直接熔透地壳,大面积地出露地表的火山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形成初期(太古宙)。太古宙的超基性熔岩可能是由熔透式喷发形成的;印度德干高原玄武岩熔岩被、我国峨眉玄武岩。 2.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狭长裂隙溢出地表,这种方式在陆地上只见于冰岛。内蒙古、河北汉诺坝玄武岩就是裂隙式喷发形成的。 3.中心式喷发 岩浆沿着一定的管形通道,从喷发中心喷出地表,熔岩覆盖面积较小,是现代火山活动最主要的类型。夏威夷火山、维苏威火山、圣海伦斯火山等是中心式喷发的产物。 按照喷发的激烈程度,火山喷发可以分为宁静式、爆裂式和过渡式三类。 ■ 宁静式 又称夏威夷式,基性岩浆以宁静无爆炸方式溢出地表。 ■ 爆烈式 又称培雷式,酸性岩浆以猛烈爆炸的方式喷溢出地表。酸性岩浆粘度大,易于堵塞火山通道。当地下岩浆压力增大,冲破上面的堵塞时,就发生剧烈的爆炸。 ■ 过渡式 这类火山的特点介于前两者之间有时宁静,有时剧烈,喷发物以中基性岩为主,大多火山都属于这种类型,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地中海丽岛上的斯创博里火山等。 全世界有518座活火山。现代火山分布与现代地震带的分布是一致的,主要发生在岩石圈构造活动带上,受板块构造活动边界的控制,有规律地分布在三个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和洋中脊火山带。 此外,还有一些活火山分布于南极洲、红海沿岸和东非裂谷带等地,约占6%。其中东非裂谷带上共有7座活火山,亦可称为东非火山带。 我国近代火山多属于死火山或休眠火山,活火山极少,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西南地区和新疆南部。 深部岩浆向上运移过程中,侵入到围岩中未到达地表,冷凝、结晶形成岩石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侵入岩是被围岩封闭起来的三维空间的实体,称为侵入体或岩体。根据侵入的深度可以分为深成侵入作用和浅成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到地下相当深度(5km)冷凝、结晶的过程,称为深成侵入作用。这种侵入是对围岩的挤压、熔化、捕掳碎块以及变质等方式而逐渐占据空间,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由于形成深度深,冷却缓慢,深成岩的成分均匀、结晶良好、颗粒粗大。 深成侵入体岩体的主要产状有岩基、岩株等。 1.岩基:岩基出露面积巨大,一般大于100km2,可超过几万km2; 2.岩株:岩株是较小的深成侵入体,出露面积不超过100km2,主要由中、 酸性岩石组成 ,与周围岩石呈不协调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