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音乐治疗及其的应用
浅谈音乐治疗及其的应用
摘 要:音乐治疗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音乐治疗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心理作用、生理作用三个方面实现其独特的治疗功能,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也要注意,音乐治疗有其独特的功能。因而不可滥用、乱用。目前,高校的音乐治疗还处于萌芽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音乐治疗;临床实践;功能;应用;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0)03-0207-02
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席Dr。Bruscia在1989年将音乐治疗定义为:一个系统参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治疗师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和治疗师与病人建立起来的关系来帮助病人达到健康的目的,这种医患关系是促进病情改善的基本动力。
音乐治疗是集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生物学、特殊教育学为一体,跨越多种学科的一个边缘科学,也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黄帝内经》和《乐记》就已论述了古人用音乐治疗疾病,并提出“五音对五脏”、“乐与人和”等重要思想。明朝名医秦景明每次出诊都带上乐手。一面让乐手为患者演唱,一面号脉,由于病人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获得享受,心情自然好,再服下名医的药,很快康复。他这种独特的“以戏辅药”的治疗方法,一时传为佳话。将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发展始于1950年代。临床医生们发现,让高血压病人听抒情的小提琴乐曲。可使血压降低1.33至2.67千帕;房颤的患者听旋律缓慢的协奏曲,能减慢快速的心室率;临产妇女听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分散分娩时的注意力,减少疼痛;音乐治疗甚至能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近10年来,还出现了所谓的“莫扎特效应”――认为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体机能和空间感知能力。
为何音乐有如此好的治疗效果?音乐通过以下三方面实现其独特的治疗作用;(1)物理作用:人的脑电活动、心脏搏动、肺的舒缩、胃肠的蠕动以及自主神经的活动,都有一定节律。构成这些脏器的基本单位――细胞,时刻都在做一种叫“微震”的微小震动。当体内自主节律处于异常状态时,“微震”紊乱,便会产生不适,因此,选择节奏与人体细胞的“微振”节拍一致的音乐,两者发生共振,体内微振加强,使人体各脏器活动恢复协调,有益于康复。例如对功能性头痛,音乐电疗仪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能改善脑组织微循环,调节大脑的神内分泌功能。根本原理就是利用音乐电流的物理按摩作用,使脑血管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大脑的血流动力。(2)心理作用:音乐能极大地影响人的情绪活动,从音乐作品中人们可获得或轻松欢快、或激动昂扬、或悲伤哀愁等基本情绪体验。节奏鲜明的音乐能让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旋律悠扬的乐曲能使人安静、放松。与传统的心理治疗不同,音乐治疗强调“情绪决定认知”,通过影响听音乐者的情绪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常见的例子就是当人心情舒畅时,听到鸟儿的叫声会认为鸟儿是在为其伴奏;而情绪低落时,同样的鸟叫则被认为是对自己的嘲讽。因此,只要情绪改变了,对事物的认识就会随之发生变化。Combarieu认为,音乐在任何时候都对情绪有或兴奋或松弛的作用。这些作用不是激发各种病理状态,就是趋向治愈某种紊乱,稳定情绪,促使其恢复正常。从心理层面来讲,音乐对人的影响力包括情感的诱导、意志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铸造等。音乐营造了各式各样丰富的情感意境,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内心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继之带来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3)生理作用:音乐作用于双侧大脑半球,但以右半球的活动占优势。那些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快明朗的音乐,经感觉通路传人大脑后。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系统,通过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促进某些神经递质的分泌、转化,起到调整机体稳态、恢复生理平衡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研究发现,人在听舒缓静谧的音乐时,心率减慢,肌肉放松,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分泌,肾上腺素明显下降,内啡肽含量上升。内啡肽是一种类似于吗啡的物质,能让人产生欣快感,并能降低疼痛感。
由于音乐具有独到的治疗作用,音乐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音乐疗法与传统疗法相结合,能减少止痛药、镇静安眠药的应用,促进骨痂生长,降低感染率,促进受伤肢体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痛苦;失眠患者在听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力度较弱的音乐后能较为顺利地进入睡眠状态;而对软组织损伤或疼痛的病人,应当使用旋律活泼、节奏紧凑、力度较强的乐曲,这些乐曲在促进损伤修复的同时也有预防肌肉萎缩的作用。音乐还能改善晚期多发性硬化病(Ms)病人的呼吸肌肌力。对等待手术、正在手术以及术后患者,音乐都能有效减轻其焦虑。Cunninghan等人也发现,术后苏醒期内接受10分钟的音乐治疗,患者疼痛感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