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会概况和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会概况和文化

明初的政治和经济 一、明初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 二、君主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 三、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一、明初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 1、废除中书省与丞相制 2、加强监察机构的功能 3、军事制度 ——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 4、改革地方制度 5、文化 ——发展学校、科举制和文字狱 6、抑制豪强、整顿吏治 5、文化——发展学校、科举制和文字狱 (1)学校:国学——国子监:贡生、监生 府、州、县学:生员——童子试 (2)科举考试: (3)文字狱 (2)科举考试: 程序: 乡试——8月 举人 解元 五经魁 会试——2月 贡士 会元 殿试——进士三甲: 一甲赐进士及第 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 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考试内容:八股文取士 “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二、君主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 1、靖难之役; “慎固边防,翼卫王室” “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 2、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3、设立内阁;首辅、次辅、众辅;票拟 4、迁都北京 燕国—蓟;汉—幽州;隋唐—涿郡 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 5、改革地方制度: 三、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表现:垦田数字大为增加 2、措施: (1)明初土地和赋役制度 鱼鳞图册和黄册 (2)调剂人力不足——垦荒和屯田(民屯、军屯 、 商屯) (3)鼓励种植桑棉; (4)兴修水利 1、原因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卷192 建文帝即使亡匿海外,在当日的情势下,又何能为?……明初的外交,是有意沿袭元代的规模的。——《吕著中国通史》 他进行这些远航实际上有很多理由:寻宝——郑和的船只叫“宝船”;显示他的权力和财富;了解帖木儿的和其他西亚蒙古人的计划;扩大朝贡制度;满足他的虚荣心和他对荣誉的渴求;以及使用他的宦官队伍。 ——《剑桥明代史》 原因: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以满足其建立天朝大国的欲望。 (1)中国古代改朝换代后,新皇帝大多要诏告天下,以使海外各邦臣服于新王朝。 (2)郑和下西洋也进行了大量的贸易活动,因而也带有一定程度的经济上的动因和目的,但这种经济上动因和目的与政治上的动因和目的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 。(开诏 、颁赏 、做买卖) 厚往而薄来可也” “则赉予之物宜厚” 3、影响 明中期的社会矛盾和张居正改革 一、社会矛盾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1)宦官专权:厂卫、批红、监军、矿税监 (2)内阁侵轧:大礼仪事件。 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徐阶、张居正 2、土木之变与北京保卫战 3、财政危机 4、阶级斗争 - “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 二、张居正改革 二、张居正改革 1、内容: 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 赋役合并、“一岁之役,官为佥募”田赋征银。 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 2、意义: (1)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吏治败坏的现象; (2)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