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疟疾(malaria) : 人体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常见寄生虫病。 疟原虫       肝细胞发育繁殖     红细胞内寄生增殖     红细胞周期性大批破坏     发病。 临床特征: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可多次反复发作,久则出现贫血和脾肿;恶性疟还能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凶险发作。 【病原学】  人体疟原虫分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 疟原虫生活史包括两个阶段:             人体内      无性增殖             按蚊体内      有性增殖 传染性按蚊吮吸病人的血时:    子孢子随按蚊的唾液人体血液约经30分钟,血肝细胞转变成圆形核分裂(无性的裂体生殖)    	                     恶性疟原虫5~6天, 间日疟8天                                            卵形疟9天,三日疟11~12天  	裂殖体成熟     放出1.2~4万个裂殖子                  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                  一部分侵入红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引起临床发作  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在发育繁殖速度上可能是多态的 : 	    速发型子孢子 	    迟发型子孢子 	    休眠子:不发育的原虫  	       这些子孢子都是不同质的。因此在肝细胞内发育繁殖,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有快有慢。这是间日疟潜伏期有长有短,复发有近期、有远期的原因。 	红细胞内原虫环状体、晚期滋养休、裂殖体各阶段  裂殖子 	红细胞破裂 释出 裂殖子    继续侵犯其他红细胞,                                                   继续无性增殖。 经过几代增殖后,一部分原虫 发育 配子体按蚊蛰人 	随血液 蚊胃     配子 雌雄配子结合 合子     动合子 胃壁外层    	囊合子 成熟后 孢子囊(内含许多孢子体逸出,穿过体腔入于涎腺,待机输入人体)   恶性疟骨髓象(集中视野) 1环状体 2滋养体 3裂殖体前期 4雄配子体 5雌配子体 6早幼粒细胞 7晚幼红细胞 三日疟血象(集中视野) 1 环状体 2滋养体 3 裂殖体 4雄配子体 5雌配子体 6中性分裂核粒细胞 7淋巴细胞 间日疟血象 1 环状体 2滋养体 3 裂殖体 4雄配子体 5雌配子体 6中性分裂核粒细胞 7淋巴细胞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按蚊叮咬皮肤,少数为输血            平原区间日疟:中华按蚊            山区:微小按蚊            丘陵地区:雷氏按蚊            海南山林地区:大劣按蚊 【发病机制】 红外期:一般无症状。 红内期: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同时,伴随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及代谢产物入血 ,出现 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的典型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原虫血症的数量。 疟原虫生活史的两个特点:  【临床表现】 平均潜伏期:间日疟、卵形疟14天,三日疟30天,恶性疟12天  典型发作: 慢性疟疾: 再燃与复发 :由迟发型子孢子所引起  特殊类型疟疾:  	 间日疟 多数起病急骤,尤其是复发患者。初发时可有低热、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初起发热大多不规则,数天后转为周期性和间歇性发作。  	   	典型发作可分为三期:  发冷期: 骤然发冷、剧烈寒战、口唇青紫、皮肤苍白或微带青紫色,脉细速,血压升高 初觉寒冷,体温通常38℃;到发冷期末,可以升达39~40℃ 初发患者,此期持续约10~15分钟,反复发作后,则此期可渐增长达30~45分钟。 发热期: 寒战停止        高热升达39.5~41℃ 颜面潮红,脉搏洪速,头痛如裂,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口干烦渴,甚至谵妄 严重者,可发生抽搐及昏迷 一般持续2~6小时。 出汗期: 盛汗退热,衣褥尽湿 病人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 此期约2~3小时 血象: WBC及NC在急性发作时可增加,发作过后则正常 多次发作后,则WBC减少而MC增多 规律性: 整个典型发作全程约6~10小时,间歇期无症状 典型者常48小时发作一次尤其是在复发时明显 影响因素: 二组或二组以上不同发育周期的虫株或高疟区病人可能有不同种类的疟原虫的混合感染,可每日发作,或呈不规则的发作 疟疾后期免疫力增加,或治疗不充分等,均能影响发作的规律性 三日疟: 多无前驱症状 发作周期多数是72小时(即3天一次)持续不变。 发作时,发冷期、发热期和出汗期症状划分明显 出汗期退热较速,故易引起虚脱 脾肿及贫血轻,而蛋白尿则较常见    病程长且复发率高,病程一般不超过三年。某些地区,儿童反复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