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 新人教版2.docVIP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 新人教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 新人教版2

青海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4分) 1.根据课文 默写古诗文。(10分)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1分)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长歌行》)(1分)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2分) (4)□□□□□□□,芳草萋萋鹦鹉洲。□□□□□□□,烟波江上使人愁。(崔浩《黄鹤楼》)(2分)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 (2)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 ),船却走不动。 (3)发高烧和打hán jìn( )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4)人,是jìn wàng( )的。不记仇,很对。但不能忘记。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五一假期,我们徜徉在凤城河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泰州》,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泰州的众多美食。 D.泰州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5、仿写句子。(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雪之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 二、(3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桃花源记》)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_______________ ③诣太守,说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的写法,以美好的想象反衬现实的黑暗。 B.桃源人“不复出焉”是因为与世隔绝时间太长,他们适应不了外面人的生活习惯。 C.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D.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无人问津”。 (二)(10分)课内阅读 ……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