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课件.ppt

通过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的形成,使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凝血过程。 生成的Ⅹa在Ca2+存在的情况下与Ⅴa在磷脂膜表面形成Ⅹa-Ⅴa- Ca2+-磷脂复合物即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相继激活、逐级放大” (3)凝血的三个基本步骤: ① ② ③ 凝血酶的作用 ①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②激活因子ⅩⅢ生成因子ⅩⅢ 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 ③激活因子Ⅴ、Ⅷ、Ⅺ等,对凝血过程起正反馈促进作用。 ④使血小板活化,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提供有效的磷脂表面。 ???????????????????????????????????????????????????????????? (2)、嗜碱粒细胞 0-1% 形态:球形,核S形或分叶,胞质内含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成兰紫色。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 ????????????????????????????????????????????? (3)、嗜酸粒细胞 0.5-3% 形态:球形,核两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嗜酸性颗粒,红染。 功能:抗过敏,抗寄生虫。 (4)、单核细胞 3-8% 形态:圆或椭圆, 核肾形或卵圆形。 功能: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吞噬及免疫功能。 ?????????????????????????????????????????????????????????????????????????????????????????? (5)、淋巴细胞 20-30% 形态:圆或椭圆,核圆,一侧有凹陷,胞质少。 功能:免疫作用,包括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 三、血小板 1、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细胞质碎片,体积小,无细胞核。 正常成人血小板数为(100~300)×109/L。剧烈运动、妊娠、较大损伤后可使血小板增多。 当血小板少于50×109/L时,称血小板过少,人体可出现异常出血倾向。 当血小板多于1000×109/L时,称血小板过多,则易发生血栓。 血小板平均寿命 7~14 天。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2).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 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一、生理止血 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 临床用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自然流出,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 1~3 min。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出血时间↑或出血不止。 生理性止血大致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1、血管收缩 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受缩,使局部血流减少。 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血管受损后,血小板首先黏附聚集于受损血管内皮下,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的的聚集、黏附固定于血管内皮上,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止血的作用。 3、血液凝固 血管受损可以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 生理性止血过程的三个环节彼此相互促进,使生理性止血能及时而快速地进行,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 血液凝固后l~2 h,血凝块发生回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血液分离方法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抗凝、离心 不抗凝、静置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清 血块 (血清+纤维蛋白原) (血细胞+纤维蛋白) 二、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凝血。 血液凝固的本质是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血液凝固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 (一)、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共有12种。 编号 中文名称 编号 中文名称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因子Ⅱ 凝血酶原 因子Ⅸ 血浆凝血激酶 因子Ⅲ 组织因子 因子Ⅹ 斯图亚特因子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