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铸铁   引  言 从铁碳相图知道,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工业上常用的铸铁的成分范围是:2.5~4.0%C,1.0~3.0%Si,0.5~1.4Mn,0.01~0.50%P,0.02~0.20%S,有时还含有一些合金元素,如:Cr、Mo、V、Cu、Al等。 虽然铸铁的机械性(抗拉强度、塑性、韧性)较低,但是由于其生产成本低廉,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可切削加工性、减震性及耐磨性,因此在现代工业中仍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典型的应用是制造机床的床身、内燃机的汽缸、汽缸套、曲轴等。 铸铁的组织可以理解为在钢的组织基体上分布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的石墨。 铸       铁 一、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二、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  三、灰铸铁的组织分类及性能特点  四、各类灰口铸铁的牌号及用途  五、铸铁的热处理及合金铸铁  一、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石墨的晶体结构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根据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的分类    ?石墨的晶体结构  石墨为稳定相,具有特殊的简单六方晶格,其底面原子呈六方网格排列,原子间距小(1.42×10-10m),结合力很强;而底面之间的间距较大(3.04×10-10m),结合力较弱。所以石墨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都很差。  Fe-G相图  对铁碳合金的结晶 过程来说,实际上存 在两种相图,即 Fe3C-Fe和Fe-G相图, 铁碳合金结晶条件不 同可以全部或部分地 按照其中的一种或另 一种相图进行结晶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铸铁组织中石墨的形成叫叫“石墨化”过程。  第一阶段 共晶石墨  第二阶段 二次石墨  第三阶段 共析石墨   根据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的分类     根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可分为如下三类: ( 1)灰口铸铁              第一和第二阶段石墨化过程进行充分,其断口为暗灰色,工业上所用的铸铁几乎全部属于这一类。      根据第三阶段进行情况的不同有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及珠光体灰口铸铁。 (2)白口铸铁:没有石墨化,完全按Fe-Fe3C相图进行结晶而得到的铸铁(F+Fe3C)    Fe3CI+Ld’、Ld’、P+ Fe3CⅡ+ Ld’。 (3)麻口铸铁:第一阶段石墨化未充分进行,其组织Ld’+P+G,含有Ld’工业上应用较少(脆、硬)  二、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  化学成分 冷却速度  化学成分的影响 C促进石墨化进行,含碳量愈高愈易石墨化,但不能太高,使石墨数量增多,粗化、性能变差,太低易出白口,故2.5~4.0%C。 合金元素:促进石墨化,Si、P等,铸铁中每增加1%的Si共晶点的含碳量相应降低1/3,保证2.5~4.0%C的铸铁具有好的铸造性能。 P含量大于0.3%后出现Fe3P,硬而脆,细小均匀分布时,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反之连成网,降低铸铁的强度,除耐磨铸铁外,(0.5~1.0%P)通常铸铁P含量<0.3%。 阻碍石墨化Mn、S等。 S不仅阻碍石墨化,还会降低铸铁的强度和流动性,故其含量应尽量低,一般在0.15%以下,而錳因为可与硫形成MnS,减弱硫的有害作用,同时可促进珠光体基体的形成,从而提高铸铁的强度,故可充许其含量在0.5~1.4%  冷却速度的影响 冷却速度愈慢,即过冷度愈小,愈有利于按照Fe-G相图进行结晶,对石墨化愈有利,反之冷却速度愈快,过冷度增大,不利于铁和碳原子的长距离扩散,愈有利于按Fe-Fe3C相图进行结晶,不利于石墨化的进行。 生产中铸铁冷却速度可由铸件的壁厚来调态,综合了铸铁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对铸铁组织的影响,可见,碳硅含量增加,壁厚增加易得到灰口组织,石墨化愈完全;反之,碳硅含量减少,壁厚愈小,愈易得到白口组织,石墨化过程越不易进行。  三、灰口铸铁的组织分类及性能特点 灰口铸铁的基体组织 按照石墨的形状不同,灰铸铁的分类 灰口铸铁的性能特点  提高灰口铸铁的机械性能的途径  灰口铸铁的基体组织 	1 、灰口铸铁的基体组织,F、F+P、P。灰铸铁组织可简单看成“钢基体”和“石墨夹杂”共同构成。 石墨可以有不同的形态:自然情况下从液态析出的石墨均呈片状,因为石墨呈六方结构,底面上原子排列密度大,原子间键力已达到饱和,而侧面上的原子键未达到饱和,易于吸收碳原子,故沿侧面长大速度快,其结果使其呈片状。 2、当在浇注前向铁水中加入球化剂或蠕化剂时,石墨可呈球状或蠕虫状。   3、此外由Fe3C在适当高温下(900~1000℃)下分解产生的石墨还可呈团絮状。 灰铸铁的分类  按照石墨的形状不同,可将灰铸铁分为四类: 即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和可锻铸铁。 灰铸铁:基体组织(F、F+P、P)+片状G 球墨铸铁:基体组织(F、F+P、P)+球状G 蠕墨铸铁:基体组织(F、F+P、P)+蠕状G 可锻铸铁:基体组织(F、F+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