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精选课件.ppt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利 水 渗 湿 药 一、定义: 凡以通利水道,渗泻水湿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二、特点: 1、味多甘、淡,性平 2、多入肺、脾、肾经。 三、作用: 1、渗利水湿,利小便。 2、清利湿热,通淋。 3、除湿热,利疸退黄。 四、分类: 1、利水退肿药; 2、利尿通淋药; 3、利湿退黄药。 五、适应证: 1、水肿、小便不利。 2、痰饮证。 3、泄泻。 4、淋证、尿浊、癃闭。 5、带下 6、黄疸。 7、湿温、湿疮。 六、使用注意: 1、阴亏津少者忌用; 2、滑利之品,孕妇慎用。 二、特点: 1、利水作用较强,能利尿消肿。 2、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证。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 释名 时珍曰:“茯苓,《史记龟策传》作伏灵,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肾。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利水渗湿又健脾运湿。虚实寒热均可。如五苓散。 2、痰饮证:利水渗湿、健脾运湿而逐痰饮。如二陈汤、苓桂术甘汤。 3、脾虚、湿盛泄泻:健脾、利湿止泻。如参苓白术散。 4、心悸、失眠:宁心安神。如归脾汤。 薏苡仁禾本科植物薏苡成熟种仁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大肠。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脚气:利水渗湿,健脾运湿。力弱。 2、脾虚、湿盛泄泻:健脾、利湿止泻。如参苓白术散。 3、带下(脾虚、湿盛、湿热等):健脾、利湿、清热止带。 猪苓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 释名 ??时珍曰∶马屎曰通,猪屎曰零(即苓字),其块零落而下故也。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肾、膀胱。 [功效] 利水渗湿。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水湿停滞、脾虚水肿、阴虚小便不利):利水渗湿。 如四苓散、猪苓汤。 2、湿盛泄泻:利水渗湿止泻。如胃苓汤。 3、淋浊、带下:渗利湿浊。 泽泻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 川泽泻饮片 释名 《本草纲目》:泽泻 “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 [功效] 利水渗湿,泻热。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利水渗湿。 如四苓散。 2、湿盛泄泻:利水渗湿止泻。 3、热淋:清热利湿通淋。 4、带下(湿热、湿盛):清热利湿止带。 5、痰饮眩晕:利水湿,化痰饮,止眩 晕。如泽泻汤。 6、阴虚火旺:泄肾经虚火。 如六味地黄丸。 [用法用量] 5—15克。 车前子 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 释名 《本草纲目》“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曰“车前”;药用其种子谓“车前子”,药用其全草谓“车前草”。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肝、肺、肾、膀胱。 [功效]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利水消肿。 2、淋证(热淋、血淋、石淋):清热利湿通淋。如八正散。 3、湿盛泄泻,小便不利:分别清浊,渗湿止泻。 4、湿热带下:清利下焦湿热止带。 典故:《苏沈良方》暴下方 欧阳文忠公常得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公曰∶“吾辈其方,久之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 附:车前草 车前草为车前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药性与功效:与车前子相似,但又有清热解毒及凉血止血作用,用于热毒疮肿、湿热腹泻、热痢、血热出血、尿血等,既可内服,亦可鲜品捣烂外敷,用量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滑石硅酸盐矿物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胃、膀胱。 [功效]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应用] 1、热淋、石淋:滑利通窍,清热利湿通淋。如八正散、滑石散。 2、暑热烦渴、暑湿、湿温:清解暑热,清热利湿。如六一散。 3、湿疮、湿疹、痱子:清热、祛湿敛疮。 [用法用量] 10—15克。 宜包煎。 木通 木通药材 释名 《本草纲目》:木通 本品药用其藤茎,古称“通草”。因茎中“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 [功效] 利水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应用] 1、水肿、脚气:利水消肿。如木通散。 2、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上清心火,下导小肠之热。如导赤散。 3、热淋:清热利水通淋。如八正散。 4、热痹:清湿热,通经络,利关节。 5、乳汁不通:通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