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中国身份、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讲 中国身份、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了新一年度的“全球最受欢迎国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这项调查涵盖了22个国家的2.4万人。相比2011年,今年的调查显示,对中国持有积极看法的比例从46%上升到50%,是所有受调查国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使中国具备对世界的强影响力。 中国的强有力支持者主要来自于第三世界国家。尼日利亚以高达89%的支持率拔得头筹,巴基斯坦和肯尼亚分列二、三位。 值得关注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欢迎程度显著提高,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英国和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支持率达到了从2005年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在北美,加拿大人2011年还对中国抱有负面的态度(35%欢迎VS49%消极),而2012年他们就转向了积极态度(53%欢迎VS46%消极)。    在欧盟国家中,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同样大幅提升。英国对中国的支持率从38%上升到57%。在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尽管对中国的负面评价仍大于正面评价,但负面态度的比重急剧下降,支持率急剧上升,法国上涨了12个百分点达到了38%,德国支持率为42%,同上次调查上涨了惊人的18个百分点。西班牙也上涨了12个百分点达到了39%。 在美国,这一态度的转变十分明显:2011年只有36%的人抱有积极态度,负面态度人群高达51%,而在2012年已经是42%对46%。在澳大利亚,这一态度的转变更是令人咋舌,从2011年的43%VS43%,到2012年的61%VS29%,可以说澳大利亚人坚定地转向了支持者阵营。 在墨西哥,对中国的支持率上涨了14个百分点达到27%,反对率则从42%下降到37%。 对于这种变化,库尔特表示:“欧盟长期以来被视为政治和经济稳定的象征。但在欧盟陷入危机后,人们把希望转向中国。”数据显示,今年民众对欧盟的支持度直线下降。去年,欧盟以56%的支持率排名第二,今年则跌落8个百分点,下降至第六位。 近邻对中国好感度下降 对中国好感有下降趋势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下降了6个百分点达到46%;印度尼西亚,下降了12个百分点达到51%。尤其在印尼,反对率上升了8个百分点达到26%。而在印度,对于中国支持率显著提升,反对率下降了21个百分点达到31%,而支持率则上涨5个百分点达到了30%,这表示更多的人开始持中立态度。 有趣的是,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多半来自于同中国比邻的国家,譬如在韩国,对中国的负面评价上涨了11个百分点,达到69%,而在日本,半数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消极态度,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民众对中国抱有积极态度。 经济发展成为关键所在 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时候,调查人员发现,在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问题上抱有积极态度的民众中,超过51%的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所致。制造品和服务使得中国对世界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力。然而同时,让受访者对中国影响持否定态度的首要原因居然也是经济发展,另外两条原因则分别是中国对本国国民的态度和外交政策上的失误。 老外眼里的中国人 布尔(巴基斯坦):我对他们有两点认识:1、他们都是勤劳的人,2、他们都爱以小组行动。期待认识更多中国朋友。 蒂帕(印度):中国人和平、努力、很容易满足。他们尊老爱幼,对人谦虚谨慎。他们向往和谐,有点与世无争。 丹妮尔(大学生,美国):他们真的好聪明。我的学校里有很多中国学生,他们的平均分都在90%-95%。这也是我“恨”他们的原因。 卡尔(英文教师,英国):中国人很友善、礼貌。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他们都是有灵魂的人。中国姑娘很漂亮,中国学生也很好学。但是我经常被中国朋友“利用”。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人很重“关系”。 威诺德姆(印度):中国人行动速度很快,他们做事有自己的套路,但是他们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都尊重传统。 威尔(大学生,美国):中国人好面子,有时候会撒谎,还有时候很势利。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这样。 阿纳托利(莫斯科):他们都很友善,聪明。和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中国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 中国身份 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公共外交 中国身份 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中国身份的定位 中国身份认同的双重性 身份认同的双重性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身份(identity)亦称“认同”,是自我关于“我是谁”的观念。包括中国在国际体系内的角色认同和集体认同两个方面: 1.中国是否将自己视为国际体系内的成员; 2.在其他成员互动的过程中,中国如何理解和扮演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 身份认同是自我在与他者互动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自我界定、他者评价,是自我和他者共同建构的结果,只有当他者评价与自我认识一致时,这种对自我的界定就成为彼此之间的共识,身份成具有稳定性。 古代天朝大国、封贡体系下的自我中心 近代受西方冲击沦亡边缘,起初闭关自守、继而“中体西用”(对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充满疑虑、敌意) 新中国不接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