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执笔:陈胜同
学校:瓜州一中
班级:2003届12、13班
小组成员:
第一组(12班,14人):陈胜同、许丽娜、寇佳裕、党正波、刘银、李玉磊、相豆豆、潘苗苗、康兴慧、宋雪萍、张延龙、牛栋、孙自成、魁玉玲
第一组(13班,6人):程艳芸、单旭、王婷、杨金秀、刘元元、王蓉
小组长:陈胜同、程艳芸
指导教师:董军 axzxdj@163.com ;QQ:568272655
1、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研究步骤
时间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2011.3-4
确立选题
确立目标
2011.4-5
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拟定计划
分解目标
2011.5-6
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搜集资料
分头准备
2011.6-7
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并形成研究性课题。
分类整合
完成论文
形成课题
6、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调 查 问 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有何特点?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专题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探微
□执笔:陈胜同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内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接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饮食风俗的变迁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臀位剖宫产护理查房.pptx VIP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2.docx
- 美食推荐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冬季预防训练伤部队ppt.pptx VIP
-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pdf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标准图集-05R502-燃气工程设计施工.pdf VIP
- 不靠谱梦想该劝阻吗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