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国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管理的专家共识.pptVIP

常见的中国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管理的专家共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中国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管理的专家共识

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 主要内容 慢乙肝的基础知识 专家共识背景 专家共识内容 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管理流程 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我国乙肝流行程度已降为中度,但患者数量 仍然巨大。据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例,其中慢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第32卷第4期,405-415 HBV的结构与复制特点 HBV进入肝细胞核并整合到人体DNA中,以cccDNA为模板不断进行复制 cccDNA半衰期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成为HBV持续感染的根源 传染性乙肝 病毒颗粒 肝细胞浆 肝细胞核 cccDNA mRNA 实用内科学,第12版,上册 HBV的血清标志物及意义 指标 临床意义1 HBsAg 阳性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HBsAb 保护性抗体,阳性是HBV感染恢复,或接种HBV疫苗后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标志 HBcAg 血清中测不到 HBcAb 阳性提示感染过HBV,可能为既往感染,也可能为现症感染 HBeAg 阳性提示体内有HBV复制 HBeAb 阳性是既往感染HBV的标志 HBV DNA* 反映病毒复制水平 1.实用内科学,第12版,上册 2. Pawlotsky JM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8;134:405-415 *HBV DNA检测值可用IU/mL或copies/mL表示,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1 IU≈5-6个copies2 慢乙肝的自然病程 EASL Guideline.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09;50:227-242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第32卷第4期,405-415 免疫耐受期 免疫清除期 非活动性 携带状态 HBeAg+ HBeAb+ HBV DNA ALT HBsAg+ HBV DNA最低 检测限或ALT 正常值上限 HBsAg- HBcAb+ HBV再激活 慢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指征 HBeAg阳性者,HBV DNA≥105 copies/mL; HBeAg阴性者,HBV DNA≥104 copies/mL; ALT ≥2 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 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 ULN; ALT2 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 ≥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第32卷第4期,405-415 慢乙肝的抗病毒药物 普通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 疗效有限,仅限于经严格选择的患者 不良反应: 流感样症候群 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 精神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扰素 核苷(酸)类药物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 抗病毒活性: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耐药率: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 安全性:总体安全性良好 1.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第32卷第4期,405-415 2. EASL Guideline.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09;50:227-24 3. AASLD guideline. Hepatology. 2009;50(3) 慢乙肝的治疗推荐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第32卷第4期,405-415 慢性HBV携带者或非活动期HBV携带者: ---无需抗病毒治疗。 HBeAg阳性慢乙肝: ----可以选择干扰素或核苷(酸)类药物; ----核苷(酸)类药物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至少1年,检测指标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2年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HBeAg阴性慢乙肝: ----易复发,疗程宜长; ----干扰素疗程至少1年; ----核苷(酸)类药物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正常后,至少再巩固1年半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到2年半者,可考虑停药。由于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可以考虑延长疗程。 为避免耐药,如条件允许,开始治疗时应选用作用强、耐药率低的药物。 慢乙肝的治疗终点 理想的治疗终点: HBsAg发生血清学转换,即HBsAg消失,出现HBsAb; 与完全缓解,改善长期结局有关。 满意的治疗终点: HBeAg阳性患者:HBeAg持续获得血清学转换,即HBeAg转阴出现HBeAb; HBeAg阴性患者:HBV DNA持续检测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