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浮士德与浮士德博士悲剧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以及 浮士德 浮士德 歌德(1749-1832) 16岁上莱比锡大学读法律, 19岁在家养病两年, 1770年21岁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读法律,第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但更喜欢文学艺术.在此期间,结识思想家赫尔德尔,受其影响,热情攻读世界名著,开始从事诗歌创作. 1794年,歌德与席勒结交,开始了两位伟大作家的合作期:一起办刊物,建剧院,导演戏剧,作学术报告,在创作上互相鼓励,共同切磋,写成诗剧《浮士德》第一部。 歌德晚年时期 1814年,拿破仑退位,封建势力在全欧复辟,他转而研究东方文学(阿拉伯、波斯、中国、印度文学)。 1816年歌德夫人逝世,他埋头书案,著书立说,过隐居生活。完成《诗与真》最后一卷、 《浮士德》第二部,《意大利游记》等。 浮士德的素材来源: 1在“圣经”的“约伯记”中,描写上帝和魔鬼撒旦的争论,并让撒旦对人约伯实行考验。 这一故事与“浮士德”的情节相类似, 和“浮士德”的创作应当有间接联系。 2”浮士德“的直接素材,来自德国民间传说。 据说浮士德是个真实人物,名叫约翰·乔治·浮士德(1480-1540),生前是江湖魔术师,死后其传奇故事到处流传。1587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浮士德的故事“,又称“博士传”,写他与魔鬼订约,抵押灵魂,换得愿望的满足。后世作者以此为题材,也写过一些剧本和小说 3、马洛(1564-1593) 英国悲剧作家对莎士比亚有极大影 响。他的作品之一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描写浮士德用 魔术把魔鬼靡菲斯特召唤出来, 并订立契约,出卖灵魂,满足私欲,最后遭到悲剧结局。 浮士德人物分析 浮士德:是个象征性形象。他的经历是一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发展史;他探求真理、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性格,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进取精神。 通过各段悲剧,否定了脱离实际的死学问,封建意识和宗教道德、服务于小王国的政治企图和以古典美消除现代丑的幻想,他直到死亡仍在思考。通过浮士德,歌德为我们回答了一个哲理问题:人生意义究竟何在? 浮士德故事概况 《浮士德》是一部韵文诗剧,全剧分为两部。诗剧共由四部分组成: 浮士德内容 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和魔鬼墨菲斯托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于是墨菲斯托使用魔法,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爱情的欢乐与辛酸,在治理国家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奇功,又想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他不由自主地说,那时自己将得到满足。这样,魔鬼就将收去他灵魂,就在这时,天使赶来,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edy of Dr. Faustus 作者:克里斯托夫·马洛 它是英国作家马洛作于1588年的剧本 。 这是克里斯托夫 马洛的最伟大的代表作 。 狂妄的极致——马洛 所有读英国文学史的人,在莎士比亚出现以前,第一个会碰到的真正的剧场作家,就是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他是「前莎士比亚时代」中一位真正的天才,但是他性格本身也就带有著许多「天才」必有的狂妄因子。他激烈的反对宗教,是世俗教义的叛徒,真正的无神论者 。 在马洛在剧中所刻画的浮士德形象,已经不只是一个投机事业者了。这里的浮士德,全然为着自己的意志力所推动,飘荡在狂妄的反基督虚无主义与放任悲观主义中。与魔鬼订约后的他,倾其所能的享乐,与海伦发生关系、戏弄主教、辱骂上帝,对一切的神学嗤之以鼻。在这里,浮士德的偏执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地步,因为他真的一脚踢开所有的神学,与之划清界限之余,拚命的投靠魔鬼的阵营。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故事概述:浮士德博士为追求无限的知识以征服自然,毅然叛离上帝,以自己的灵魂换取役使魔鬼二十四年的权利,期满后被魔鬼劫往地狱。“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是根据新译成英国的德国民间故事书而写成的,叙述浮士德把灵魂卖给魔鬼,魔鬼供他驱使二十四年,到期他的灵魂被魔鬼劫往地狱的故事。 故事内容 马洛的剧本中有一个关键性的描写:在浮士德与魔鬼订约时,必须以血书之,但是浮士德的血竟然凝结—身体自主的反抗意志所意欲的行为。这个意象也同时出现在歌德的浮士德里。这个场景带出了浮士德这个主题本身一开始就隐藏的矛盾性,同时也深化了浮士德这个人物的性格,抛开了单纯的投机享乐者,注入更复杂的因子。马洛笔下的魔鬼也颇值得一提。这位魔鬼一开始竟然是苦劝浮士德「不要加入Lucifer(路西弗,即撒旦)的阵营」,因为「你想想,我都已经看过天堂之乐与地狱之苦了」。另一个出色的地方在浮士德问魔鬼「地狱在哪里?」时,魔鬼那令人深思的回答:「地狱没有局限。因为我们所在处就是地狱,地狱在哪里,我们便在哪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