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与制度保障
【法宝引证码】 CLI.A.1171389?
原文链接: HYPERLINK /qikan/d34fb9a1c9bc11454d47fcbdfb.html \t _blank /qikan/d34fb9a1c9bc11454d47fcbdfb.html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与制度保障建构
期刊名称: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class?ClassCodeKey=67, \t _blank 《法治研究》
期刊年份: HYPERLINK /journal/findarticle?FilterItems.JournalYear=2011 \t _blank 2011
摘要: 财政转移支付是推进地区之间基本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标定位应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坐标基准,可通过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加以推进。在具体目标基准定位上,应立足我国实际,适宜采取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横交错的均等化支付转移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本文尝试从中央对地方以及省以下地方两个层面,提出切实推进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构的若干政策完善建议。
作者: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author?author=郑曙光 \t _blank 郑曙光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author?author=林恩伟 \t _blank 林恩伟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author?author=李文华 \t _blank 李文华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author?author=翁公羽 \t _blank 翁公羽
分类: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class?ClassCodeKey=,0705 \t _blank 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
中文关键词: HYPERLINK /journal/findarticle?ExtCondition.InfoKeyword=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t _blank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HYPERLINK /journal/findarticle?ExtCondition.InfoKeyword=财政均等化 \t _blank 财政均等化 HYPERLINK /journal/findarticle?ExtCondition.InfoKeyword=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 \t _blank 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
期号: 3
页码: 72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建构的正当理据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基本发展关系最密切、需求最迫切、最重要、最基础和最相关的公共服务,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社会权利和基础性福利水平,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除基础性和广泛性这两大特征以外,基本公共服务还应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它规定的是一定阶段内公共服务应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其外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拓展与深化,具有一个范围从狭到宽、服务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而“均等化”则有别于“平均化”,均等化并不是强调所有居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间存在差别的前提下,保障辖区居民都有权利享受政府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并且所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应是机会大体均等、结果大致相当的,其实质体现为“底线均等”[1]。综上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理应具有双重维度:既关注特定阶段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和提供程度的合理性维度,也关注社会全体成员接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政府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所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正逐步成为政府绩效考核的衡量重点。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看,特定阶段内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和提供程度直接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财力约束。换言之,适当的财政供给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力保障,而财政的均等化(或者说财力均衡)的实现则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赖以实现的对应基础。作为实现财政均等化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不同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项财政收支平衡制度。应然意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必然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其制度构建也必然以实现各级政府财力均衡为基础,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笔者形象地称这种状态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苯乙烯储罐工艺设计.pdf
- 人与动物的关系.ppt
- 5.1认识大数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doc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玩家国度ROG STRIX B550-A GAMING 主板 ROG STRIX B550-A GAMING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液化气供气合同范本.docx
- 驾驶服务外包投标方案(技术标)323页.docx VIP
- 速食id8乐事包的正确打开姿势含进阶篇.pdf
- 2024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应县广益华府电视专题片大纲讲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