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古人即景抒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吟咏古人即景抒怀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走进词人——姜夔;初读: 1、品味语言 2、了解对比手法 3、领悟词的主旨和词人的思想情感 ;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的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再读: 寻找名句;精读: 赏析名句,了解化用前人诗句的艺术手法。; 由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荠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了强烈反差。 ; 暮色降临,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唐朝,扬州有内城和外城,商业繁华、景致优美,杜牧曾赞美道:“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而今仅剩一座空城,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凄清冷落。 ; 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已成空城,更何况国难未息,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叹,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作业布置:;谢谢指导;《赠别》其一;遣怀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