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滦煤矿创始人唐廷枢接办承平银矿失败原因浅述
开滦煤矿创始人唐廷枢接办承平银矿失败原因浅述
唐廷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他在担任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时击败了外国竞争对手,显露出过人的经营才能,深受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赏识。在李鸿章的授命下,1878年又用西法成功创办了开平煤矿,并且靠他杰出的经营才能使开平煤矿产销两旺,日益发达。唐廷枢在把主要精力经营煤矿的同时,又把目光瞄向了银矿,梦想通过开采银矿扩大利源,并且也像开采煤矿那样财源滚滚。
唐廷枢看中的这个银矿就是承平银矿。承平银矿位于承德山区,系直隶承德府平泉州属,包括三处银矿,一处叫烟筒山,又叫遍山线,一处叫骆驼坡,一处叫孤山子,又叫土槽子。烟筒山银砂线多而且长,所以有遍山线的叫法,据说前人在此获利丰厚,但此地一山挨着一山,几乎没有平地,不能居人,因此承平银矿总局设在孤山子。
1883年前,承平银矿由锦州人倪氏采用土法开采。当时因土法开采无力解决排水问题,深处矿产不能挖出,所以产量不多。1883年,由上海招商局、朱翼甫、倪氏三家合股共同组成承平银矿合伙开采。但是,没人买承平银矿的股票,招集的股本也用尽了,反欠下一年多的国税。清政府催缴国税甚急。银矿总办要求股东每股出一两白银来还清国税,但没能实现。到了1885年,承平银矿积累了更多的债务,工人的工资都没钱开销,银矿面临倒闭的危险,引起了很大的骚动。
北洋大臣李鸿章得知此情形后,认为“以此等好矿,无人接办,诚属可惜”,于是命令朱翼甫观察再招集商股续办,并借给公款来帮助他。于是,承平银矿聘用洋人,购置机器,改为西法开采。按照矿师的说法,承平银矿是上等好矿,每月能够出银两万两,除去开销,每年可得利十万两,但需要本金二十万两,经营两年之后见效。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在实际经营中却是另外一番情形。1887―1889年间,承平银矿虽可以开炉炼银,但实际产量和预测的相去甚远,每月产银不足五、六千两,开销却不下九千两,经营―年不仅没有进款,反而透支五、六万两。银矿所出的银砂,一般每吨出银二十两左右,要想多出银,必须多采多磨多?F。要想多采银砂,必须用机器石钻;要想多磨砂,必须添加抽水机器;要想多?F砂,必须添加?F砂倾银火炉各一座。矿师曾经力求李鸿章相助,但李鸿章不允许再借公款。
危难之时,朱翼甫没有别的办法,遂找到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求助。当时银矿的设备有提重机器全副,磨砂机器全副,提高机器全副,?F炼砂炉全座,倾化银炉全座,以及大小铁锅、大小铁桶、铁链、铁绳、铁木和石工匠所用的一切器具。唐廷枢了解情况后,认为“此等好矿,又经办理稍有规模,只需再添加机器,加之用心整顿经营,明年必收成效。若因数万金之附充不筹,致数十万之公款无着,功亏―篑,良为可惜”。唐廷枢目睹了银矿的艰难局面,愿意劳累身心,接办承平银矿,“一则可以安傅相(李鸿章)之心,二则可以为开平股东多开一条利路”,遂于1889年禀请李鸿章将承平银矿归并开平矿务局办理。
可以说,唐廷枢认为“创办一矿必须本足志坚方能成功”,这是真知灼见,开平煤矿的成功创办就是靠着这一理念,招股集资以凑足本金,志坚排难而最终成功,开办银矿也需要这一理念。“为开平股东多开一条利路”体现了唐廷枢作为开平煤矿带头人的风范,为股东着想,为员工着想,广泛交谊,也是他经商办企业成功的一个法宝。但是他为了“安傅相之心”而不经过详细的勘察论证,不经过股东大会的同意就轻率投资,显露出他“唯上是从”的心理,也是他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他想报知遇之恩,李鸿章希望有人把银矿办下去他就接了;他相信李鸿章的话,李鸿章说是“好矿”就是好矿,没有像开平煤矿那样进行详细的勘察论证;还有一点,他可能认为有李鸿章这个靠山,一切事情都好办。实际上理性想想就会明白,如果真是添足了机器就能稳赚的话,李鸿章也不会不借给公款了。
开平矿务局接手承平银矿后,当年即由开平矿务局垫还了三万两所借的公款,又垫付了四万四千五百两购置机器设备的欠款,并承诺将承平银矿原开办所用的本银三十万两,除五万两拨做官股外,其余二十五万两分八年归还。
对当时的开平矿务局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银矿不能够产生足够多的利润的话,就没有能力归还如此沉重的债务,就会影响银矿的正常运转,甚至会拖累开平煤矿,实际上暗藏着很大的风险。
唐廷枢根据一些报告和资料,对银矿的前景做了理论上的乐观的推测:接办前银矿的困境是因为机器不够,采砂磨砂?F砂数量少,所以亏损;现在新购置的机器在1890年的3月份都到齐并且安装好了,能够多采多磨多?F。如果两炉一起开工,即使是平常的银砂也可以足够开销的。如果遇到每吨银砂出银七、八十两或者一百多两,那么盈利就大有可观了。
多采多磨多?F,以量补质,也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可以说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唐廷枢没有考虑到多开一炉,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多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