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学习文档
五台山 龙泉寺导游解说词
五台山 龙泉寺导游解说词 龙泉寺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北三公里,海拔1200米的狮子崖下。寺西15米处有古井一眼,古称“龙泉”,常年泉水不枯,“龙泉寺”便由此而得名。1986年龙泉寺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寺始建于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寺庙布局以山势三进三阶形式而建,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山门居前院墙正中,近方型,高六米,五脊顶,四檐角翘起. 娱乐项目现在主要有:赛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划艇、游泳、垂钓、水上游戏、奇石观赏、沙漠驼队探险等。东西配殿前各立高3.2米螭首龟跌石碑一座,东为至正元年(1341年)所立“松州狮子崖龙泉寺住持慈光普济大师然公道行碑”,碑文清晰,记叙“延祐四年安西咸宁张智然大师见此地”‘山明水秀,境物幽深,似于尘世相隔’,于是‘去除瓦砾,剪剔荆榛。不数年间,山门佛殿,克日落成。厨库云堂,方丈僧舍,轮焕一新,莫不丹青斗彩,金碧争辉,灿然眩目’”。西为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所立喀喇沁右翼亲王,旗主再次重修的“龙泉寺记”碑。寺院中央有古松、古柏数棵。大殿位于最后,面阔三大间,四周有围廊,单檐歇山五脊顶,殿台在有石刻勾栏。殿前立有香龛。 寺后东侧山坡上有石窟一处,高阔各2米,深1.5米,内有石佛2尊。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奉皇太后之命赴盛京(沈阳)拜谒祖陵,途经喀喇沁旗,游龙泉寺后,龙心大悦,赠金马鞍为镇寺之宝,并赋诗赞龙泉寺曰:“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驻跸归营晚,坐看旌旗落日红”。 龙泉寺的兴盛缘于唐代百丈禅宗怀海。怀海本姓王,俗名木尊,长乐沙京村人,生于唐开元八年(720年)。传说王木尊幼年哑不能语,一天祖母带他到附近的龙泉寺烧香,突然开口说话,回到家里又成哑巴,于是落发寺中为僧。后来去江西南昌师从高僧马祖道一修禅,得道后在江西奉新大雄山(俗称百丈山)开山说法,因此世人尊称他为百丈禅师。他针对当时丛林初立,未订规章的现象,便参照大小乘戒律,制定各派都接受的《禅门规式》,被寺院普遍推广,世称《百丈清规》。宋初《百丈清规》被定为天下禅林必须奉行的管理条例,一直沿用至今。其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风尚,最为著名。百丈晚年回家乡西山寺住持,重建寺院,于唐宪宗九年(814年)圆寂,享年95岁,谥“大智怀海禅师”。龙泉寺由此光芒四射,在中国佛界享有崇高声誉,倍受唐皇室重视,懿宗皇帝亲笔题写龙泉禅寺山门匾额。龙泉寺与日本佛教“黄蘖宗”关系密切。清顺治时福清黄蘖寺高僧隐元禅师应聘东渡日本前曾来龙泉寺住持,隐元禅师到日本后创建了“黄蘖宗万福寺”,成为日本佛教界“黄蘖宗”的开山鼻祖。 龙泉寺周围峰峦起伏的五座山峰分别是卧牛、贵品、莲花、仙冠和云梯峰。这“五峰岚横”自古以来就是长乐十二景之一。寺院依山而建,坐落在五峰环抱的小盆地之中,山门对海门,山川灵气相通,世称“弥勒五福袋”。当初唐懿宗李崔皇帝亲书龙泉禅寺的山门匾额因战乱毁坏再也找不到了,现在山门和大雄宝殿上的匾额均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笔。 正对天王殿的山上有一群岩石,活像一群小牛围着一头母牛吵着要吃奶。相传每当祖师开场讲经,群牛都会耸耳倾听。曾有一首诗赞道:“一心悟法此眠牛,风雨连天未转头。真得慈悲三味诀,不须水草又何求。”因为这群石头的缘故,山名叫卧牛峰。登上山峰可以看到大海。 天王殿前有一对直径约1米的空心石环,其中一个是唐代百丈禅师建寺时遗物,雅名“哪咤乾坤圈”,俗称“金刚戒指”。据说小孩子从环中穿过后晚上就不会尿床了,所以许多大人特地带小孩子来这里钻石环。大雄宝殿内前后竖立的16根双人合抱的大石柱,每株高6米,径围3米,重约4.5吨,这些石柱及柱础、础盘均为唐代百丈禅师建寺遗物。这么大的石柱,当时是怎么运来的,又是怎么竖立起来的?寺内现存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碑刻《龙泉重兴》记:“寺肇自梁承圣三年,原名西山,唐百丈禅师落发于此,道成创建法堂,咒立石柱,懿宗赐名龙泉,称大丛林焉,厥后兴废不……”石柱上还有北宋元符(1048年)户曹参军林君然、泰兴令曾升仲、节度推官方道辅等题刻。 殿后壁立巨石上刻有一尊“流米佛”,其特别之处就在佛的肚脐眼。相传当年百丈禅师主持建龙泉寺时,忙于各种建寺事务,为了解决粮食的运输问题,命人在这块岩石上刻出这尊佛像,借佛脐来运送米粮。说来也怪,在佛像刻好之后,那白花花的大米就从佛肚脐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据说那米吃起来特别香,人们就叫它“香米”。不过可惜的是,有一天寺内来了很多游客,煮了三大锅饭还不够,眼看第四锅的水就要烧开了,从佛脐流出的米还没满,一个煮饭的寺僧嫌米流的太慢,便用火钳捅佛的肚脐,结果再也流不出米来了。“流米佛”侧左右分镌字迹“皇帝”,“万岁”,也是唐代文物。 大殿西侧的祖师堂供百丈禅师怀海画像,取自《佛祖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