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必记100条知识点复习提纲版.doc

2018年中考物理必记100条知识点复习提纲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中考物理必记100条知识点复习提纲版.doc

PAGE 中考物理必考100条知识点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一部分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导读一览表 名称 公式 备注 重力 G=mg 速度 单位有两种:m/s、m、s km/h、km、h 密度 ρ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它不与m成正比,不与V成反比 单位有两种:g/cm3、g、cm3 kg/m3、kg、m3 压强 “万能公式” 液体压强 P液=ρ液gh 仅用于液体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 “万能公式” 浮力的计算 ① F浮=F向上-F向下 ② F浮=G物-F拉 ③ F浮=G排=ρ液gV排 ④ F浮=G物 ① 定义式 ② 示数法,一般用弹簧测力计配合 ③ 阿基米德原理 ④ 仅用于漂浮和悬浮 物体浮沉条件 上浮:F浮>G、ρ液>ρ物 下沉:F浮<G、ρ液<ρ物 悬浮:F浮=G、ρ液=ρ物 漂浮:F浮=G、ρ液>ρ物 漂浮物体只浸入一部分,其余情况是全部浸入(浸没)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单位要统一 功 W=Fs [W=Pt] 千瓦时是电学单位,不能用于力学 功率 [P=Fv] 第二个公式由P=W/t、W=Fs、v=s/t推导而来 机械效率 η<1 热量计算 Q吸=cm(t-t0) Q放=cm(t0-t) Q放=qm=qV 注意是“升高到t℃”还是“升高了t℃”,后者的公式是Q=cmΔt 欧姆定律 必须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的物理量 该公式在电动机(转动的线圈)、超导体中不适用 电压 [U=IR] 电阻 []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U、I无关 电功 [W=UIt=I2Rt=] [W=Pt] 研究时抓住不变的量 电功率 P=UI [P=I2R=] 研究时抓住不变的量 焦耳定律 Q=I2Rt [Q=W=UIt==Pt] ① “万能公式” ②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特点 研究时抓住电流相等的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研究时抓住电压相等的特点 做计算题的注意事项: (1)必须写“解:”,必须有公式和计算过程,必须下结论(“∴……”或“答:……”)。 ②读题时注意思考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思考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公式。电学题要做电路分析,力学题要做受力分析。 ④绝大多数公式的单位都是已经确定的(国际主单位)。上面有三个公式可以使用两种单位。杠杆平衡条件可以不使用主单位,但是必须使用统一的单位。 ⑥数字后面必须带单位,只有倍数、比例、机械效率除外。 ⑦对于有很多“0”的数字,最好用科学计数法。用kg/m3作为密度单位时,必须写成“△×103kg/m3”(固体、液体)和“△kg/m3”。 ⑧注意g的取值。 ⑨最终的计算结果不能写成分数。对于除不开的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不要写约等于“≈”)。 ⑩解答一道题的不同部分时,最好标清题号。这是对自己、对评卷老师都有好处的事情。 第二部分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等大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 8、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应用举例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同侧还是异侧 v和f的关系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非晶体熔点: 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