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427-MT-I-实作考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0427-MT-I-实作考试-试卷.doc

MT-I-實作考試-試卷-例 PAGE1 / NUMPAGES4 級別:初級 類別:磁粒檢測 科別:實作科 編撰:000/001 仔細閱題及作答 註: 1. 每一「檢測作業」,均應填寫一「檢測作業執行記錄」。 2. 遵從「主監考」人員之說明及指示。 3. 「檢測作業執行記錄」中之各項資訊要求項目,均應填寫。 - 認為不須填寫之項目資料,應在該項目上填寫「不適用」或 註記「x」符號。 4. 繳卷時,此試題卷須連同「檢測作業執行記錄」,一併繳回。 檢測作業名稱: 鍛件螢光濕式磁軛磁化法磁粒檢測 檢測作業指引 (編號: MT-I ) 註: 1. 依此「檢測作業指引」,並於「主監考」説明後,需「自行判斷」領取試件、裝置、及所需之材料。 2. 裝置之編號(型號)省略 3. 裝置若須「校正」,則「校正日期」於「檢測作業執行記錄」上須註明。 註: 留意試題卷上之說明 1、適用範圍 本檢測作業指引適用於使用磁軛、連續法檢測鐵磁性金屬材料鑄件與鍛件之表面及次表面瑕疵之磁粒檢測 2、檢測作業名稱 鍛件螢光濕式磁軛磁化法磁粒檢測 3、試件 3.1 品名: 鍛件 。 3.2 編號: 。 4、檢測裝備及材料 4.1. 磁化裝備:電磁軛(YOKE)磁化裝置,其極間距離在200 mm以內。 4.2. 磁粒 4.2.1. 螢光磁浴: (1). 使用壓力罐式螢光磁浴,則依製造商規定。 (2). 非壓力罐式之磁浴應具良好的懸浮性、潤濕性、分散性、低燃性或非燃性之煤油、輕油或水,並依製造廠商使用說明書調製,其磁浴濃度為以100 毫升梨形管沈澱60分鐘後,在100毫升磁浴中有0.1至0.4毫升之磁粒。 4.2.2. 使用濕式磁浴檢測, 磁浴應予均勻灑佈,且磁化時不宜再噴灑,當使用煤油、輕油等易燃性媒質作為磁浴承載液者,被檢物之檢測面表面溫度不得超過57℃。 4.3. 黑光燈。 4.4. 磁場強度指示標準塊:八角磁場指示標準塊。 4.5. 吸舉力查核試片。 4.6. 黑光燈強度計。 4.7. 白光照度計。 4.8. 磁場強度計。 級別:初級 類別:磁粒檢測 科別:實作科 編撰:000/001 4.9. 量尺、捲尺。 4.10. 輔助裝備:鋼刷、擦拭紙(工件表面清潔用)、黑光燈輔助固定架(固定黑光燈高度用)、手電筒(紀錄撰寫輔助照明)、螺絲起子(磁軛磁極調整用) 。 4.11. 以上4.5. - 4.10. 各項未必每人一組,得由考生分時共用。有需要時,請舉手向主考官告知,主考官會調撥提供。 5、裝備校準查核 5.1. 查核磁化裝備: 5.1.1. 交流電磁軛在其使用之最大磁極間距時之吸舉力至少應為4.5 kg。 5.1.2. 永久磁軛或直流電磁軛,在使用之最大磁極間距時之吸舉力至少應為18.1 kg。 5.2. 查核黑光燈強度: 黑光燈黑光波長3200?~4000 ?,黑光燈使用前應先行預熱5分鐘,在距離檢測面380 mm處,檢測表面75 mm 直徑之照射範圍內,其強度至少為800 μW/cm2。查核時使用之黑光強度計每年應校準一次。 5.3. 查核環境白光照度: 採用螢光磁粒檢測時,於檢測前、檢測後及每隔工作8小時或更換工作區域,必須先以白光強度計查核檢視區背景亮度不得大於20 Lux,若超過20 Lux必須對環境改善。檢視前眼睛在黑暗區(20 Lux以下)至少有5分鐘適應時間。 查核時使用之白光照度計每年應校準一次。 6、表面處理 6.1. 前清潔處理 6.1.1. 指定之檢測區域及其兩旁寬度至少25mm之範圍,應清除油脂、濺渣、鏽皮或其他會干擾檢測之外在物質,未指定檢測區域時,被檢物全部表面皆必須列入檢測。 7、檢測 7.1. 磁軛法: 以磁軛之兩極對檢測區域表面磁化,並採連續法邊噴灑磁粒邊磁化,緊接著立即檢視評估。 7.2. 檢測範圍: 檢測範圍應涵蓋指定之檢測區域及其兩旁25 mm 範圍內,均視為檢測區,磁化時檢測極間應有足夠的重疊部份,以確保能全面檢測。未指定檢測區域時,被檢物全部表面皆必須列入檢測。 7.3. 磁場強度: 檢測前、檢測後或更換工件時,應使用磁場指示規塊驗證系統檢測功能。在工作表面上磁後,將磁場指示規塊置於檢測區域表面並施加磁粒(浴),確定人工瑕疵之顯示已具有所需的靈敏度。開始執行磁化時或改變極間距離應以磁場指示標準塊查驗,在適當的方向上能清晰看出磁粒顯示。 7.4. 磁化時磁軛間距一般約為150~200 mm為原則,如因形狀所限可為100 mm。但若想增加檢測靈敏度,可用較小極距,但不得小於75 mm,以免兩極間之磁力線互相干擾反而不利於檢測。 8、顯示評估與紀錄 8.1. 使用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