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理论剖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理论剖析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理论剖析   摘 要: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对服务产业的解释中均有所体现,使得从资源禀赋、产品性质(包括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等)、消费者需求、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包括同质产品的差异化以及异质产品的差异化)等方面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张伯伦模型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68-03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既进口又出口服务产品的经济现象。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可能成为未来主流贸易的趋势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对中国学者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还大多集中在在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总体描述性研究(崔日明,2008),或者对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姜颖,2007),或者研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任靓,2009)。本文致力于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内涵进行探究,在对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的前提下,探究传统的、适用于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什么能适用于解释服务业产业内贸易。   一、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H-O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能够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出现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20世纪70年代末,以法尔维(R.E.Falvey)和克鲁格曼(PaulR.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以规模经济、需求偏好相似和不完全竞争等假设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致力于解释产业内贸易。   (一)新H-O模型   新H-O模型是在原有的H-O模型基础上经过充实而建立起来的,相关观点最早由法尔维在研究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时提出,后来进一步体现在法尔维和基尔茨考斯基(H.Kierzkowski)共同提出的模型中。   法尔维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经典的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相结合,指出许多不同厂商生产质量不同的产品品种,且这些产品品种不产生规模效应,这种情况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可能发生。资本充裕的国家1出口高质量的产品,劳动力充裕的国家2出口低质量的产品。假设两个国家对较低质量和较高质量的产品品种都有需求,在完全的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必然发生。国家1出口高质量的产品品种到国家2,并从国家2进口低质量的产品,因为产品属于同一产业,只是产品质量上存在差异,所以这种贸易是产业内贸易[1]。   如果对劳动这种生产要素进行细分,可以分为含有人力资本的熟练劳动和普通的非熟练劳动。假定质量高的产品含有的人力资本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新H-O模型也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人力资本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非熟练劳动的产品;而非熟练劳动充裕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非熟练劳动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人力资本的产品[2]。   (二)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规模经济使企业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因此,规模经济同资源禀赋一样,也是国际贸易开展的基础。如果甲乙两国的资源禀赋情况相同、技术水平相同、消费者偏好相似,那么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两个国家之间是不能够发生国际贸易的,但是,如果这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对某种特定产品(假设为A产品)的需求数量存在差异(即两国的规模经济存在差异),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仍然可以发生国际贸易[3](如下页图1所示):   在下页图1中,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成本,LAC代表两国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由于两国的资源禀赋及技术水平相同,所以,两国具有相同的LAC。假设甲国对A产品需求规模大,形成规模经济,产量为100单位,单位成本为50单位;乙国需求A产品规模小,达不到规模生产,产量为20单位,单位成本100单位,此时,由于甲国在A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之间可以发生贸易关系,甲国可向乙国出口A产品,假设甲国向乙国出口10单位A产品,那么,甲国的生产规模就由100单位扩大到110单位,单位产品成本变为45单位。同理,如果乙国在B产品的生产上具备规模经济,那么,也可以向甲国出口B产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当A、B产品是同类有差异产品时,甲乙两国之间形成的就是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导致各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进而使得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规模经济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是由瑞典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