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 中近史-主题六中国近代经.doc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 中近史-主题六中国近代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 中近史-主题六中国近代经

PAGE PAGE 7 用心 爱心 专心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近代史——-主题六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 有的放矢 考点核心 年份 题型 分值 命题预测 拓展建议 1:简述张謇兴办实业的史实,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4: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成就。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009 未考查 考查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及影响;考查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结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考查魏源和严复的思想;结合古代的科举制度、近代教育的变革和新中国教育的发展,考查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对近代经济政治的影响;掌握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特点和影响。 2010 非选择题 4分 2011 未考查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 扎实备考 考点1:简述张謇兴办实业的史实,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基础知识篇 1.状元实业家张謇 (1) “实业救国” ①原因:张謇看到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他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②口号的提出: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企业命运:大生纱厂虽有较大发展,但最后被吞并。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过程: ①第一阶段: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 ②第二阶段: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③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短暂的春天”);原因:A、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B、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最主要)。 ④第四阶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特点:发展艰难,处于崩溃边缘。原因:A、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B、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C、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2)特征:①身受三重压迫,比较落后;②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沿江大城市地区;③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认识启示篇 1.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可以说,张謇的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其创办实业的经历又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2.今天,我们要学习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加快发展民族产业。 细节提示篇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受双重压迫和剥削。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必须对外打倒列强,对内推翻专制。 2.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是不同的。 考点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基础知识篇 1.火车、轮船:1881年,清政府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7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 2.电报: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电报的开始。1879年,李鸿章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设起中国大陆第一条自电报线路。 3.照相: 19 世纪 40 年代传入中国; 1870年左右,照相逐渐代替传统的肖像画。 4.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1905 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 认识启示篇 1.它们的出现,代表了世界发展的趋势,科技发展的方向。它们的出现,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色彩,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2.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吸收和创新先进的文明,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 细节提示篇 清政府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且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考点3: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基础知识篇 1.剪发辫:1912 年 3 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辨令,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2.易服饰:出现了西服、中山装、旗袍等服饰。西服成为正式场合的着装;中山装是民国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人们把高领服装改为现代旗袍。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