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残疾人托养工作总结
残疾人托养工作总结
篇一:上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报中残联) 上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 XX年7月 一、总体概(来自: 小 龙 文档网:残疾人托养工作总结)况 上海现有万余名18 岁以上的成年智障人士面临认知退化、缺乏照料、社会融合等困难;万余名重残无业人员及其家庭也存在迫切的养护服务需求。为减轻这部分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切实提供助残服务,上海市政府分别于XX年、XX年、XX年将?组织1万名智障人士参与培训,康复,简易劳动,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阳光之家?建设、?为3500名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完善全市240所‘阳光之家’建设,包括建立5O所接纳轻度智障人士从事非正规就业的‘阳光工场’?三个项目列为当年的市府实事项目之一,并于XX年启动上海市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工作。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上海已建立了包括机构养护、日间照料、居家养护等服务的伤害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截至XX年1月,全市共建立?阳光之家?241所(包括51所?阳光工场?),学员12153名,其中?阳光之家?学员10711名,?阳光工场?学员1442 名,为学员提供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1125名。全市约定养护机构192家,为6720名中、重度残疾人提供机构养护服务,其中智力残疾2699名(占总数%),精神残疾1977名(占总数%),肢体残疾1384名(占总数%),视力残疾409名(占总数%),听语残疾180名(占总数 %),多重残疾15名(占总数%)。全市建立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机构155家。截至XX年6月,全市共为9274名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护服务。 二、具体做法 (一)政府出资,重点补贴 市残联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及享受托养服务的困难残疾人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如:对于在新建床位在100张以上、有示范作用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所建立的残疾人养护基地,按每张床位一次性投入建设补贴经费5000元。购买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现有空余床位,就近就便地为残疾人提供养护服务,按每年每床给予500元标准补贴。对于接受机构养护服务的符合条件的重残无业人员,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的经费补贴。对于接受居家养护服务的残疾人,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经费补贴。对于在?阳光工场?非正规就业组织参加技能培训的无保障智障人士,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交通午餐费补贴。 (二)拓宽思路,丰富服务内容 残疾人机构养护服务,通过依托养护基地、社区养老机构等专门养护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精神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通过各街道(乡镇)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机构对病情稳定、经评估后经注册的精神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心理疏导、娱乐康复,简单劳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服务。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派有爱心的服务人员每天上门1小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料理家务和生活护理等居家养护服务。?阳光之家?服务内容涵盖居家自理、生活常识、社会交往、运动康复、劳动技能等方面,通过小班化、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对智障人士进行针对性培训。 (三)依托信息管理,强化服务手段 通过开展入户需求调查,全面了解本市万余名重残无业人员及精神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养护和日间照料需求等信息,建立了机构养护、日间照料、居家养护服务的基本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依托?阳光之家?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市—区县—街镇?三级管理信息平台,为?阳光之家?人员管理、日常考勤等提供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服务,强化服务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效果。 (四)加强合作,寻求理论支持 通过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专业院校和社会科研机构结成长期课题研究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了残疾人养护托养机构尤其是?阳光之家?的科研工作,撰写了《上海市智障人士社区融合对策研究报告书》、《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智障人士阳光行动?报告》、《?阳光之家?、?阳光工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报告》等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报告和书籍,为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五)家长、志愿者联动,形成社会支持体系 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残疾人亲友、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支持。比如?阳光之家?通过家长联系手册、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家长会制度,充分调动学员亲友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阳光之家?日常活动中。建立了一支包括学生、退休医生教师、干部职工和社会爱心企事业单位在内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托养机构捐款捐物,体现了良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最新).pdf VIP
- (高清版)-B-T 42286.1-2022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车载驾驶数据记录 第1部分:技术规范.pdf VIP
- 4. 光伏厂区通讯培训.pptx VIP
- 2025全球稳定币产业发展报告.pdf VIP
- 智能优化算法研究课件-上海交通大学+张立新.ppt VIP
- 小学低年级读本第1讲第二课《我自豪我是中国人》说课稿.pdf VIP
- 共同的纽约OneNYC-2050-包容的经济.pdf VIP
- DLT 5418-2009《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oc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血液透析应急流程图.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