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川黔苏区心得体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鄂川黔苏区心得体会

湘鄂川黔苏区心得体会   篇一:13岁打天下的将星   1913年农历9月初五,在一个秋风萧瑟湖波荡漾的夜里,年轻渔民黄登庸家里迎来他们的头一个孩子。这孩子就是黄新廷———最初,他的名字叫新亭,后来,洪湖来了共产党后,才改名新廷,表达他们新的希望。 黄新廷从小随父下洪湖谋生,撑船掌舵,捕鱼捞蟹,游泳潜水,采莲摘菱,无一不精。91岁的黄新廷将军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虽然只读了不到半年书,个子不高,但他早在13岁时,就开始独闯江湖了。通常渔船出湖,都是两人同行,一人掌舵,一人挂帆或撑船,遇逆水逆风时还要拉纤,而13岁的黄新廷却一人独担此任,去汉口卖鱼。从此,他成了一名小船老大,此事在村里传为美谈。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领导荆江两岸农民举行了年关暴动,也在洪湖边掀起了巨浪。黄新廷的父亲黄登庸成了农会负责人,小黄新廷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成了区里的少年先锋队大队长。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苏区的革命斗争中。翌年冬,他又参加了区上的骚动队,当了一名火炮手,使用一门前清的铁铸火炮。一天夜晚,黄新廷随骚动队夜袭进犯苏区的保安团。那天,他第一次开了炮,揭开了自己战斗一生的序幕。 1931年秋天,黄新廷在苏区面临封锁围剿的关头正式加入了红军,到鄂西军分会警卫营当了一名战士。不到半年后,他就进入了洪湖军校学习,是这期军校学员中最小的学员。长征路上 1932年7月,黄新廷回到军分会警卫团时,敌人对湘鄂西苏区大规模的第四次“围剿”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敌人已进犯到洪湖苏区的中心地带。而此时,苏区最高领导人夏曦仍顽固地执行“左倾”路线,搞“肃反”扩大化,许多优秀的指挥员被撤被杀。虽然黄新廷和战友们浴血奋战,战况还是每况愈下,失去了洪湖根据地的红三军开始向鄂豫交界的桐柏山转移。发着高烧的黄新廷穿着单衣,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中坚持行军。但他仍未能逃脱“肃反”。一天,他在行军中,被一名洪湖军校中的同学认了出来———因为军校校长被打成了“改组派”,他这个军   校的学员自然也成了“改组派”。 当晚黄新廷就被保卫局捆住,送到军委特务队看管起来。行军中,他要背弹药、粮食,抬伤员、火炮,在冰天雪地中,在碎石路中,在荒山坡上,赤着脚前行。只有到晚上松绑时,他才能找根木棍,蘸一滴点灯用的桐油,在火上烧热,将热桐油滴到冻裂开的血口子上,然后把裂开的伤口用线缝上。用短痛来减轻第二天行军的长痛,以免掉队。 经过乌蒙山回旋战斗后,红军总部电令红二、六军团北上抢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22岁的黄新廷已被任命担任军团前卫的12团团长。 黄新廷率12团昼夜急行,于1936年4月7日下午到达普渡河东岸。普渡河是二、六军团长征中从元谋渡金沙江的首要关口,能否赶在敌人前面控制渡口关系重大。经过一番激战,他们成功地渡过普渡河。但由于红军从龙街抢渡金沙江的意图已被敌人察觉,他们接到命令立即撤离,声东击西,转头以急行军速度向昆明前进。11日即达昆明附近,云南军阀龙云慌了手脚,急调在普渡河一线防守的部队进驻省城。 在昆明外围,黄新廷接到新的命令,立即西进。红12团作为左路红二军团的前卫团,每日前进百里,几乎每天都要攻下一座城镇,所过之处,国民党政府官员闻风而逃。 国民党的飞机天天看着红军在滇西大道上急速前进。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亲临昆明督战,企图将红二、六军团歼灭于金沙江南岸的鹤庆一带。 贺龙将计就计。4月23日,黄新廷率12团抵达鹤庆。24日,后续大部队陆续抵达,做出从鹤庆东北方向的梓里铁索桥渡江的姿态。而作为先行团的红12团,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于次日上午出现在丽江坝子上。第二天队伍抵达石鼓渡口,当地渡船已被民团头子全部撤到北岸,侦察分队只找到了一条被百姓隐藏起来的木船。 一只木船,一次只能载20个人,往返一次需要一个小时。如此,全团几时才能渡过?黄新廷决定从江面较窄的5里外的上游木瓜寨渡口过江。峡谷中响起了川江号子,战士们拉着纤向上游开进。一夜间,红12团全部渡过金沙   江,继续沿江北上。在他们之后,大部队也于两日内全部渡江。坐镇昆明的蒋介石如梦初醒,令各部队急追。但是,他们在石鼓渡口看到的,是这样几条醒目的标语:“来时接到宣威地,费心,费心!走时送到石鼓镇,请回,请回!”   团长黄新廷带领部队寻粮。幸运的是,他在一个没有牛的牛圈里的牛粪下挖出满满一坛子青稞,虽然很少,却是珍贵的救命粮。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中央宣布由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过草地时,黄新廷的红12团又奉令成为全军的后卫,负责全军的收容工作。向来日行百里的12团,在草地上一天只能走三四十里。离开甘孜七八天后,部队就断粮了。黄新廷把解除饥饿的希望寄托在被称为“草原小上海”的阿坝。到了阿坝后又是失望代替了希望。这里只有几十栋空空的民宅,数量有限的粮食早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