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获奖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巴维尔弗里德曼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开始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 奥斯维辛集中营 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 纳粹警察射杀犹太妇女 集中营堆积如山的尸骨 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我们走进了集中营。 问题:在参观过程中,记者的眼光是落在什么上面的?(拍摄角度是什么 ?) 学习新课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 参观者的感受、反应 记者(罗森塔尔) 参观 产生 观察 提问: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什么?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 (采取前后左右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补充、完善。)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②看见毒气室——“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③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④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⑤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⑥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⑦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⑧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 “…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 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遇难者的鞋子 “…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集中营的囚房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部分死难者的照片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没有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采取前后左右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补充、完善。) “没有什么新闻”――关于奥斯维辛当时人们早就了解了它的很多东西。 为什么又要写――非写不可,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没有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采取前后左右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补充、完善。) 第一次:承上启下 第二次: 呼应前文, 突出了文章主题 1944年,穷途末路的德国纳粹开始加紧屠杀集中营的囚犯。一次,一个小女孩在被推进坑中,即将被活埋的时候,抬起头对拿着铁锹的纳粹士兵说:“叔叔,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这样我妈妈就容易找到我了。” 由此情景,你能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吗? 拓展延伸 ????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30万以上中国人被残杀。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时间长达6个星期,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性质比二战时德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