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芯袋栽平菇高产栽培技术初析
玉米芯袋栽平菇高产栽培技术初析
摘 要:明水县是玉米主产区,为合理利用它的副产品玉米芯,充分利用农民冬闲时间,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芯;袋栽;平菇;高产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它的副产物玉米芯大多都被烧掉。如果能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合理利用农作物资源,而且能充分利用农民冬闲时间,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简单,投资低,见效快;出菇时间一般在冬春季,市场行情好,效益较高,很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发展。基于这一点我们经作站经多年实践总结出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经测定每百公斤玉米芯可产鲜平菇100-150公斤,生物转化率150%-250%。现将玉米芯高产栽培平菇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1、菌种的选择
菌种质量是确保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菌种。
1.1菌种的外观条件 外观无杂菌、虫害、菌丝洁白、浓密、粗壮且菌龄适宜,购买菌种时可选发菌一半的菌种,这时即可看出菌种外观又能自由掌握菌龄。菌龄以满瓶后35天为好。
1.2菌种的内在品质 一个好的优良品种必须具备出菇温度范围广、稳产高产、菇形美观、柄短盖厚、色泽亮丽、风味独特、抗杂性强等特点。引种时必须严格考核,做出菇试验,且不可偏听偏信。
1.3因时因地选菌种 现在的广温型品种,宣传的出菇温度均在4~32℃之间,但各个品种的最适温度差异很大,尤其是反季节栽培,自然温度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栽培时间选择菌种。
2、选料与加工。选当年新鲜且无霉变的玉米芯,放在阳光下曝晒2-3天,粉碎成玉米粒大小,不需过筛。
3、培养料配制
3.1参考配方:玉米芯87%,麸皮10%,石灰2%,过磷酸钙1%,克霉净0.1%;
3.2配制方法:将其它辅料与玉米芯充分混匀,加克霉净水溶液拌匀,调节含水量为65?D70%。含水量可以用手测法,即抓一把制好的培养料,用力握紧,指缝见有水珠渗出但不下滴,为适宜含水量。
3.3建堆发酵。
拌匀后堆成宽1.5~1.8米,高1米的长堆,堆的两边用木棍在堆肩打两排孔,孔距0.6~1米,上覆薄膜以保温,堆底留空隙,以通风。当堆内15厘米处温度达到65℃以上时保持一昼夜,然后翻堆,上翻下,里翻外,如此共翻3次,然后摊开散温。
4、装料接种
栽培袋规格为50×25厘米,采用两头出菇的方法,当料温降到30℃以下即可装袋,装3层料接4层菌种,接种量为10%~15%,边装边压实,装满扎口后,在袋表面打若干孔便于通气。
5、科学摆放菌袋,进行菌丝培养
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必须把菌袋放在20~25℃,空气湿度在65%~75%的条件下发菌。气温低时,菌袋可堆高5~7层;气温高时,可堆高两层或单个摆放。10天翻一次菌袋,翻袋时应注意把上下层翻到中间,中间的放到上下层,同时要将每个菌袋翻转180度。如菌袋内温度上升到35℃,则要及时翻袋,并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热,以防烧菌。精心管理25~30天即可发好菌丝,其标准:一拍即响,菌丝浓白,手掰成块,大多出现菇蕾。
6、出菇管理。
6.1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是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刺激利于出菇。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6~10℃,以刺激出菇,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温,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20℃以上时,可采用加强通风和进行喷水降温的方法,以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6.2加强湿度调节: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在料面出现菇蕾后,要特别注意喷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忌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了实体生长。在采收1~2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60%时,应给予补水。
6.3加强通风换气:低温季节,一天一次,每次30分钟,一般在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菇体失水,边缘卷曲而外翻。
6.4增强光照: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则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一般以保持菇棚内有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强度为宜。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晒死菇体。
7、病虫防治
平菇病虫害近几年发生较量,尤其是虫害,使不少菇农损失惨重,平菇上的主要虫害是菌蚊、蚤蝇、菇蜗和果蝇。防治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