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doc

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1.7亿人感染HCV。由于缺少有效的HCV细胞培养系统和小动物模型,人们对其生活周期、作用机制等仍不是很清楚,从而严重阻碍了HCV疫苗及治疗药物的开发与研制。本文就近几年在HCV细胞和动物模型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Progress in Establishment of HCV Cell and Animal Model Abstract: Hepatitis C virus(HCV) is a major caus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such as chronic hepatitis, hepatic cirrhosis, hepatocelhlar carcinoma, with over 170 million persistently infected individuals worldwide. Lack of proper study models has brought difficulties i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viral infection, life cycle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HCV and also become the major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vaccine and new drugs for hepatitis C. Here the advances on establishment of HCV infectious cell and animal models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Hepatitis C virus(HCV); cell model; animal model 丙型肝炎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难题,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HCV,我国进行的全国HC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约为3.2%,全国共约4000万人感染HCV,HCV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约50%-80%的HCV感染者会转变为慢性感染患者,而大约20%的患者会在20年内转变为肝硬化。一旦转为肝硬化,每年将会有1%-5%的病人发展成为肝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长期以来,缺少合适的研究模型一直是HCV研究的瓶颈,近年来HCV体外培养系统的建立使其相关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从根本上认识HCV奠定了基础。本文概述了近年来HCV研究模型的开发进展。 HCV的基本分子生物学特征 HCV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9.6 kb,含有一个开放的编码区,可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前体,此多聚蛋白前体由宿主和病毒的信号肽酶剪接成3个结构蛋El(Core、E1、E2)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NS4A、NS4B、NS5A、NS5B)。HCV C蛋白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HCV基因组中较为保守的结构区域。5′UTR区最为保守,而3′UTR对于HCV RNA的正常复制是不可缺少的(图1)[1]。 图1  HCV基因组结构 HCV的细胞模型 感染模型 感染是建立HCV细胞模型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用HCV阳性血清直接和HCV敏感细胞共同培养使细胞感染。早在1992年,Shimizu等[2]报道用鼠逆转录病毒感染人T淋巴细胞系MOLT-4Ma和HPB-Ma,再用可连续感染大猩猩的病毒株和上述细胞共培养,24 d后仍可在细胞内检测到病毒RNA的存在。随后用人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预处理MT-2细胞系后再用HCV感染也得到类似的结果。研究人员分别在HPB-Ma、PBMC、Huh-7、Hep-G2和其他SV-40 T抗原永生化肝脏细胞系上也建立了HCV持续感染系统,同时观察到此感染效率与病毒体内滴度密切相关,并可被相应抗体中和和干扰素抑制.持续复制的病毒直径约为50 nm,采用RT-PCR方法可间隙性检测出。Iacovacci 等[3]则选用人胎肝细胞作为培养HCV的靶细胞,用竞争性PCR定量检测病毒RNA 分子,发现培养后30d 达到HCV复制水平的最高值。他们还发现血清中病毒颗粒的蔗糖梯度密度为1.18~1.36g/cm3,而细胞和上清中检测到的病毒颗粒密度有高低两种(高:1.18~1.36 g/cm3;低:1.05~1.105 g/cm3)。Rumin等[4]用HCV阳性血清和人肝细胞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