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汉学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汉学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

:  BIBLID 0253-2875(2008)27 3 pp.16-29 研究綜述 《古今圖書集成》研究回顧( ) 1911-2006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Ku Chin Tu Shu Chi Cheng (1911-2006) 詹惠媛 ( )* Chan Hui-yuan 在 中國圖書文獻體制發展之碩流中 ,類書以其 「縷 簡稱 《集成 》)之成績 ,時至今 日可謂仍不甚豐 ,即 自 析條分 」、「靡所不載 」之鮮明個性匯聚為一澎湃支流 , 後世 (約 19 世紀末之後 )中外學者大量利用此一類書 , 此一支流 自有其紛繁淵源與生成契機 ,就學者之共識乃 多數係以參考工具書視 角從 中取資 ;若 《集成 》索引 、 以曹魏時期 《皇覽 》(3 世紀初 ,220-222)為類書體例 目錄等研究工具之肇始 ,亦是緣 自國外研究者據以從事 1 2 正式形成之權輿 , 此體制經長時蘊釀 、問世後 ,歷魏 漢學工作所編製 , 顯示 中國方面於早期反不如國外學 晉六朝之起 、唐宋 之興 、明清之盛 ,約歷一千五百年 者對 《集成 》價值之重視 。本文初步蒐羅散見於學術論 之發展過程 ,逮至清初康熙時期 《古今 圖書集成 》(18 著或期刊篇章中與 《集成 》相關之各項材料 ,約略進行 世紀初 ,1701-1728),其體例編制之完善賅備 ,造就了 《集成 》研究概況之梳理 ,除提出部分關鍵 文獻以為描 古代類書之典範 、總結地位 ,此絕非驟然生成 ,蓋經 述重點 ,尚就前人研究成果所反映現象進行歸納分析 。 長期文化資源 之累積 、編輯能力之充實而逐步推 陳出 該研究史略之上限 ,若 自清康雍成書後做為考察起點 , 新 。在清初學術界博大恢宏之氣象輝映下 ,《古今 圖書 可根據類書研究型態不 同而區分為 ― 傳統於文獻學 集成 》承載著上古至明末清初豐沛的圖書文獻資源 ,交 範疇中進行輯佚 、校勘工作 ;利用 《集成 》所錄專題資 織著清初官方與學界之學術文化網絡 ,融貫著主編者陳 料發展各學科專門研究 ;針對 《集成 》本身編纂情況 、 夢雷 (1650- 約 1741)個人之學養思維意識 ,其體系博 內容特點進行闡發研究 ;著眼於 《集成 》索引與數位化 贍 、經緯井然 ,主要反映清初康熙盛世知識世界之宏規 3 之類書資源應用研究 。 歷經傳統繼至現代 ,《集成 》研 全景 ,與其後乾隆朝叢書 《四庫全書 》之纂修 同具里程 究之表現型態代有轉換 、漸有拓展 ,然研究主題於今觀 碑意義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