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力若干思考.doc

十二五期间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力若干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五期间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力若干思考

“十二五”期间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力的若干思考   作者简介:   张岸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亚洲金融危机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两个特殊时期,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均体现出较强的顺周期性,而我国金融体系对宏观政策的反应虽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符合宏观调控意图,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金融危机 竞争力 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213.1      一、关于“十二五”期间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若干思考      建议“十二五”期间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遵循以下目标和原则:   一是市场规模总体适度,从属、服务于实体经济,而非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二是市场结构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要求;能对国家发展战略、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作出正确适度反应。三是金融资源占有及分配多样化、多元化、分散化;单一机构规模适度,不具备危及金融稳定的影响力。四是利率汇率等核心金融参数主要由市场决定,基本反映供求;政府保留干预机制和干预能力。五是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能够与国际市场对接;大型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市场具有与国家经济规模相称的国际影响力。六是市场发育和监管相配套。      二、由三点疑问想到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侧重银行系统、忽略市场资源配置的“裙带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受到广泛诟病,“昂格鲁-萨克逊”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被视为具有普世价值,成为发展中国家改造本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参照。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由美国这样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风险管理金融模式”的国家引发,这引起关于不同金融体系优劣的新一轮争论。具体到我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首先,美国的市场主导型金融市场体系,是我国选择金融发展模式的重要参照。“成熟”、“发达”的体系一度深陷危机,而我国金融体系反而受冲击较小,理论界对此的一个解释是,我国金融开放程度较低,尚十分幼稚,不至于“犯成年人的错误”。该解释是否暗含着这样的逻辑:华尔街仍是值得借鉴的模式,我国金融仍要沿着该模式发展深化,终究也犯与美国一样的错误?   其次,随着全球最大几家金融集团陷入困境,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从市值看,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成为全球最大银行――这显然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不相符合。上世纪80年代,同样的情况曾经出现在日本,但随后,由于多种原因,日本金融业陷入严重困境。我国金融有无可能重蹈日本覆辙?   第三,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如,摆脱信贷规模控制之后,银行放贷冲动无法遏制,冲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度”;资产价格迅速膨胀,某些商品价格异常波动;金融机构针对监管不断“创新”,监管当局无法监测信贷投向等。这些中国特色的问题有无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以上三个问题很难有理论上先验的结论。围绕金融体系这样高度抽象化的问题开展研究,其理论价值大于实际意义。体系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即便体系优劣之分有明确结论,改变体系也要从市场结构入手;体系之变主要体现为结构之变。从我国的情况看,所有改革在推进方式上都选择渐次展开、分步推进的道路。金融体系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十二五”期间,从层次上低于体系的市场结构问题入手,围绕金融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现实矛盾,可能更加容易形成结论、达成共识、出台政策、解决问题。      三、从五个方面分析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特征和问题      一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居于主导地位,金融资源的占有、分配高度集中。目前,在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中,中农工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一半。金融资源的分配渠道高度集中,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二者合计占新增贷款的比例,经常在80%以上;资源分配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区,京沪粤浙苏鲁等东部沿海省市,一般占信贷投放的50%以上;城乡金融资源分配差距较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占资产总额一直徘徊在10%上下。   二是金融机构发展战略、业务模式普遍趋同。各大机构在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上没有明显区别。普通金融服务和保障性金融服务没有有效区分,“穷人的银行业务”存在边缘化趋势。世界各国金融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始终有一席之地。但是,我国明确了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道路,政策性金融发展前景堪忧。   三是直接融资发展相对滞后,债券市场发展和财政、准财政关系密切。直接融资占比较低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不仅如此,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在规模和价格方面同时存在管制,价格和行为扭曲明显;二级市场投机气氛较为浓厚,市场大起大落,指数长期成长性低于经济增长率水平。债券市场方面,地方政府缺乏正规债务融资渠道,相当数量的企业债具有市政债券性质,隐含政府担保。   四是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发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