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年 Chinese guidelin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2016年).docx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年 Chinese guidelin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2016年).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年 Chinese guidelin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2016年).docx

2016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5月第44卷第5期 Chin J Cardiol,May 2016,Vol.44 No.5 指南与共识   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1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指南[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1 1,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2 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3 3,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4 4,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5 5,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6 6,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7 7,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8 8,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9 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   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资质要求:每年完成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200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100例,主要操作者具备介入治疗资质且每年独立完成PCI50例,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病死率低于0.5%。   二、危险评分系统   风险-获益评估是对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决策的基础。运用危险评分可以预测心肌血运重建手术病死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发生率,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为选择适宜的血运重建措施提供参考。常用的危险评分系统特点如下。   1.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 Ⅱ)[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7 7,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10 10, HYPERLINK :8090/zhinan/html/1_7.html \l R11 11]:   由于EuroSCORE基于较早期的研究结果,过高估计了血运重建的死亡风险,不建议继续使用,由EuroSCOREⅡ替代。EuroSCOREⅡ通过18项临床特点评估院内病死率。   2. SYNTAX评分:   是根据11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解剖特点定量评价病变的复杂程度的危险评分方法。对于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