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天体仪。显示天球的各种坐标、天体的视运动和亮星位置的铜制天文仪器,其上镶有1449颗星。公元1905年制造,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浑仪,中国铜铸天文仪器,公元1437年仿制,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简仪,中国铜铸天文仪器,公元1437年仿制,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天文星象杂占图,长沙马王堆出土 西汉石刻日晷 敦煌唐代星图,现存最古老星图,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列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敦煌卷子紫微垣星图 苏州石刻古天文图。世界上现存较早的宋代大型石刻科学星图,黄裳作,刻于公元1247年。星图直径91.5厘米,有星1400多颗。 苏州石刻天文图 故宫——紫禁城 故宫——紫禁城 故宫——紫禁城 唐代二十八宿铜镜,湖南省博物馆藏 * 1 中国古代科技的总体特征 四大发明 纸的发明 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经使用龟甲、竹木简牍、丝织品等作为书写工具,但这些材料价格昂贵、不易收藏和流传…… 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 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因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一下子就用了3000来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记·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书的字数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东汉蔡侯纸 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 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 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火药箭(北宋) 火药 突火枪(元) 铜火铳(明)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指南针 司南 指南鱼 指南龟 指南车 影响 传播 发明过程 项目 造纸术 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鱼、 指南龟 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火药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 北宋:活字印刷术 (毕升)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 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 四大发明的传播 96% 453 4% 19 472 公元1501—1840年 43% 29 57% 38 67 公元1001—1500年 29% 13 71% 32 45 公元401—1000年 38% 17 62% 28 45 公元1—400年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件 世界其他国 中国 科技发明 (件) 年代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地位的变化 明清以前: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领先,中国科技落后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