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杂而前卫小炮弹
复杂而前卫小炮弹
日俄战争(1904~1905年)结束后,日本从中吸取经验,一度对能够代替人力抛掷榴弹的武器很感兴趣,并最终在大正十年(1921年)设计定型了一种步兵使用的轻型前装式曲射火炮,即大正十年式50mm掷弹筒。这种武器轻便易携,能够有效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和毁伤没有顶部覆盖的固定火力点。其配用的弹药是一种专门设计的两用掷弹筒弹,所谓“两用”即除了能够以掷弹筒发射外,还可以当作普通手榴弹由人来投掷。但由于十年式掷弹筒采用滑膛身管,射程偏近,同时依靠筒体下方专门设计的旋转泄气装置控制膛压以调节射程,对加工配合的精度要求很高,成本较高。为克服这些缺点,日本决定研制全新的八九式(1929年,日本神武纪年为2589年)50mm重型掷弹筒。其在设计时简化了射程调节机构,并且在身管内增加了膛线。
整个二战期间,日军步兵分队装备了大量八九式重型掷弹筒以及少量十年式掷弹筒和十一年式70mm掷弹筒,因此在近距离面杀伤火力上占有较大优势,给我军造成了极大伤害。这种武器因其特殊的外形和使用方式被我国军民称为“手炮”或“捣炮”,配用的掷弹筒弹被称为“小炮弹”或“掷弹”,在抗战中有较多缴获使用,并有多种仿制改进型号。
目前国内对于八九式掷弹筒有较多的资料,但对其配用弹的结构设计、动作原理以及特点一直缺少详细资料,本文旨在详解这一结构特殊、原理超前的弹药――
八九式掷弹筒弹属于无药筒、自带发射药的前膛装填榴弹,且采用了当时相当罕见和超前的高低压发射原理。其弹种较多,常见的有八九式杀伤榴弹、九五式发烟弹、九四式代用弹和供训练用的训练弹及空包弹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八九式杀伤榴弹,该弹是八九式掷弹筒配用的基本弹药,使用量最多。
八九式杀伤榴弹的外形与当时日本常见的山野炮用榴弹相似,但却不是简单地按比例缩小,结构原理更复杂。
结构独特的弹体设计
八九式杀伤榴弹由弹体和八八式瞬发引信组成,其弹体和引信的设计都非常独特。弹体包括主装药室和发射药室两大部分。
主装药室
主装药室由上弹体壳、中弹体壳及下弹体壳围构而成。
上弹体壳为倒扣的弧形平底空心碗形,顶部较厚,其上加工有安装引信的20mm左旋螺纹孔,以及与中弹体连接的右旋外螺纹。中弹体壳为内外光滑的圆柱直筒形,用炮弹钢车制而成,两端分别加工有内螺纹,壁厚约3.3mm。下弹体壳为台阶形的厚圆柱体,上部加工有与中弹体连接的外螺纹;中部有一段圆柱形定位段,表面光洁度较高,发射时与身管膛线配合保证弹体下部正确定位;下部有一段较长的外螺纹,用以连接发射药室座。发射时,火药燃气直接作用于下弹体壳底部,因此这部分设计得比较厚,而且内腔顶部呈弧形,以便有较好的强度,能承受住发射时的烧蚀和冲击力。
主装药室内装有145g TNT炸药,威力较大。
发射药室
发射药室结构较为复杂,由发射药室座、铜质弹带、密封铝箔、药囊盒、发射药囊和底火座组成。
发射药室座为带底的空心杯状,底部中心有一较小的击针孔。发射药室座底部较粗,上部较细,上部套住环形铜质弹带,弹带外圆直径与弹体相同,装填时可以轻松放进身管。铜制弹带下部厚度较薄,仅有1.27mm,很容易变形。而弹带能够带动弹体旋转不至脱落的奥秘,就在于在弹带和发射药室座之间均布有5个驻钉,这种固定方式很少见。发射药室座外圆下部车有一道凹槽,槽内径向钻有8个与内部相通的排气孔,平时整个凹槽和8个径向孔均由铝箔密封。底部一圈也均布有8个小孔,发射时药室内部的火药燃气就从这8个孔中喷出,进入身管尾部而形成低压室――这便是高低压发射原理。
发射药室座内部装有上下扣合成一体的药囊盒,盒体和盒盖由0.33mm厚的薄铜板冲压而成,环形药囊就装在其中。药囊用棉布缝合而成,内装4.75g小片状无烟发射药。
底火座为圆柱形,头部伸入药囊盒中间的孔内,底部冲出底火室,并装有一个伯尔丹底火。底火室上部有一空腔,内装小粒黑火药,底火击发后先引燃小粒黑火药,然后再引燃药囊内的发射药。底火室顶部四周均匀地铣有6条凹槽,目的是使小粒黑火药点燃后的火焰均匀向四周分散,以便完全点燃药囊内的发射药,使点火过程更加可靠。
整个发射药室拧在下弹体的底部,药囊盒被下弹体底部压紧,不会松散或移动。
引信设计简单有效
八八式瞬发引信为机械触发式引信,体积相对小巧,且较为灵敏。该引信专为八九式重型掷弹筒弹研制,其全长58.4mm,最大直径25.4mm,质量73.7g,内装传爆装药2.4g。
八八式引信可以分为引信体和传爆管组件两大部分,其中引信体安装有机械保险和触发机构。传爆管为带针刺火帽、雷管和传爆药的一体式结构,拧在引信体最下部。
引信体
引信体自上而下由击针体组件、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