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资源利用与日常管理
森林与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
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经济功能;提供木材和原材料,提供多种林产品
生态功能:提供生物栖息地,调节气候((1)提高空气的湿度,促进水分的小循环,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善干旱气候;(2)降低风速,削弱大风、旱象对农作物的危害;(3)缩小空气温度变幅,预防或减轻寒害和冻害。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和海洋相似,愈是干旱,大陆性愈强的地区,森林的这种有益作用愈显著。),保持水土(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的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净化空气(1公顷绿地森林每年可以吸收城市中氮氧化物380公斤,1公顷柳杉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 720公斤,而危害环境的氟化氢穿过40米宽的林带,浓度能够降低52.1%。),消除噪音
景观功能:美化环境
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的提法最早源于美国和加拿大。1962年,美国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 “森林城市”名词,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发展,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水平。美国对森林城市的理解较广义,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欧洲一些国家,像德国、芬兰等把城市森林主要定义为城市内的较大林区和市郊森林。这些国家城市绿化率几乎达50%以上,环境优美,绿化遍及各个角落,在市中心或在市郊都建有城市森林,成为市民的天然氧吧,生存环境宜人,环保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个市民,是真正的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日本对城市森林的建设也十分重视。
主要国家森林覆盖率 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业。这 4 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日本67%, 韩国64%,挪威60%左右,瑞典54%,巴西50~60%,
?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中国16.5%。
2.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森林采伐 ,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封山育林,林相更新
森林经营是各种森林培育措施的总称。森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从宜林地上形成森林起到采伐更新时止的整个培育管理措施。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病虫防治、副产品利用、采伐更新等各项生产活动。
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管理,森林资源档案、资源统计管理,森林经营方案制定与审定管理,经营利用作业设计管理,森林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及技术等的管理。
②林地林权管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采伐消耗管理,伐区管理,木材流通管理,造林更新检查验收管理,造林成效评估、成林验收及野生动植物管理等。
③调查规划设计成果监督实施,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资源审计管理,资源监督机构及监督工作管理,资源税费收缴及违法处罚管理等。
森林防火;森林火灾等级分类: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
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1000公顷的;
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
起火原因: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炊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 :燃烧干草,燃放爆竹礼花等;
地表火: 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烧毁地被物,为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树根等。一般温度在400℃左右,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按其蔓延速度和为害性质又分为两类:急进地表火蔓延快,通常每小时达几百米至千余多米,燃烧不均匀,常留下未烧地块,为害较轻,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或顺风伸展呈三角形;稳进地表火,蔓延慢,一般每小时仅几十米,烧毁所有地被物,乔灌木低层枝条也被烧伤,燃烧时间长,温度高,为害严重,火烧迹地呈椭圆形。
树冠火 火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的作用下引起。破坏性大,能烧毁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在900℃,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约占森林火灾的5%,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内,阔叶林内不易发生。急进树冠火又称狂燃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跃前进,顺风每小时可达8~25公里,树冠火常将地表火远远抛在后面,形成上下两股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