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当代古典文学课件第七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1917——2000) 上编 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第七章 、第二个十年的小说 一、左翼小说作家群与丁玲、柔石等的小说二、京派小说三、新感觉派小说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一、左翼小说作家群与丁玲、柔石等的小说左翼小说: 左翼小说继承五四传统,强化小说的社会政治功能和阶级性,提倡革命现实主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小说文体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吸引和培养了大批激进而有才华的作家,是当时最有影响和生气的小说创作群体。蒋光慈、柔石、胡也频、茅盾、丁玲、张天翼、艾芜、沙汀、叶紫、欧阳山、吴组缃、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等。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一)丁玲的小说丁玲(1904—1986)丁玲的主要作品:《梦珂》(1927)《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韦护》(1930) 《水》(1932) 《母亲》(1933)《1930年春上海》(1930)《我在霞村的时候》(1940)《夜》(1941)《在医院中》(1940)《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莎菲女士的日记》故事与人物:莎菲 苇弟 凌吉士莎菲,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型:倔强执拗地寻觅人生的意义和爱情的真谛;找不到出路、鄙视世俗又不时感到声色诱惑的危险;反抗却带有病态,重感情更爱幻想,勇敢而又软弱;莎菲的苦闷,是五四青年在时代低潮中陷入彷徨无主境地的真实写照;笔触细腻、大胆、敏锐、深刻;善于刻画人物的复杂心理和矛盾性格。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二)柔石的小说《旧时代之死》(1929)《三姐妹》(1929)《二月》(1929)《为奴隶的母亲》(1930)《二月》对大革命时代知识分子人生道路思考的结晶。萧涧秋,陶岚,文嫂以展现一代知识分子徘徊不定的精神面貌和彷徨苦闷的心灵世界见长;心理描写细腻深刻,善于渲染环境,抒情的风格。《为奴隶的母亲》浙东农村“典妻”的故事农村劳动妇女为奴隶的人生悲剧(春宝娘)强烈的控诉性和深沉细腻的现实主义风格。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三)艾芜的小说《南行记》:边地各色流浪人的生活故事人生世相的展示与剖析社会批判性艾芜“南行”小说的特点,代表作《山峡中》:漂泊知识者的独特眼光和发现;边疆异域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刻画;命运各异的流民形象的生动塑造;浓郁的传奇色彩;明丽清新的浪漫主义色调与很强的主观抒情性。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四)东北流亡者作家群的小说 萧军:《八月的乡村》 《第三代》萧红:《生死场》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科尔沁旗草原》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骆宾基:《边陲线上》罗烽:《归来》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二、京派小说京派,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中期活跃于北方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以小说创作成就最显实力,这派小说文化意蕴深厚,风格平淡、从容、淳厚、悠远,善于挖掘普通人生命的庄重、坚忍和风俗人情之美,在新旧变革的漩涡里,由追寻逝去的美,而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怀旧气息;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凌叔华、林徽因等。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废名的小说《竹林的故事》(1925) 《桃园》(1928)《桥》(1932)《莫须有先生传》(1932)废名小说的特色:注重作品的抒情性、情趣和境界;着力刻画幽静的农村风物;展示平和纯朴的人性;从“桃园”般的自然美景中发掘孤独清幽而略带忧郁的审美情趣。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萧乾、芦焚的小说萧乾的小说《篱下》《矮檐》《梦之谷》《印子车的命运》芦焚(师陀)的小说《谷》《人下人》《里门拾记》《无望村的馆主》《结婚》《果园城记》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京派小说的特色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与人情美;在原始幽静的乡村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和人生理想;熔写实、抒情、象征于一炉;语言简约古朴,活泼明静,风格平和冲淡而隽永、悠远、淳厚。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三、海派小说与施蜇存等人的创作海派文学: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在现代大都市上海,形成了典型的消费文化环境,一些新文学作家,受市民审美趣味的牵动,与社会性的主流文学拉开了距离,迎合大众阅读口味,向世俗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较浓商业气息的海派文学。最初的“海派”小说家是张资平,叶灵凤等,他们由20年代的“纯文学”作家转化而来,随后,由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在上海风靡一时,形成了30年代海派小说的创作高潮。 Prof. Wan Shan @嘉兴学院中文系叶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