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韬对循环日报贡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王韬对循环日报贡献

浅谈王韬对循环日报贡献   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传入中土,开启了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   中国人自办的近代化报纸中最先获得成功的,是1874年2月4日发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循环日报》由香港中华印务总局创设,其启事称:“本局创设循环日报,所有资本及局内一切事务,皆我华人操权,非别处新闻纸馆可比。”在该报创刊之前,《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华字日报》已由华人主持报务,但馆主仍为西人,而《循环日报》则纯为华人自设自营,与西人毫无干涉。该报的“总司理”为陈蔼廷,即陈言,“正主笔”为王紫诠,即王韬。   王韬(1828-1897),江苏长洲(今吴县)人,生于一个乡村私塾之家。18岁考中秀才,次年应闱试落榜,从此绝意科举,肆力于经世致用之学。1849年受雇于英国教会在上海开设的墨海书馆,结识了麦都思、理雅各、伟烈亚力、艾约瑟等一批西方传教士,参加了《圣经》等西方著作的编译工作。当太平军席卷江南之时,他多次上书当道,献“平贼”方略,未被采纳。1862年初,他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事为清政府获悉,指为“通贼”,下令缉拿。在英国驻沪领事的庇护下,逃往香港,为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翻译中国经书,并兼任英国人罗郎也所办《近事编录》的主笔。1867年至1870年间,由理雅各邀往英国译书。这次欧洲之行,使王韬眼界大开,对西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西方国家除了坚船利炮之外,还有使其臻于富强的历史渊源和社会环境。他曾去英国议院国会参观,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不胜羡慕之心。欧洲国家报业的发达也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他曾评价泰西日报:“所载上关政事之得失,足以验国运之兴衰;下述人心之事,亦足以察风俗之厚薄。凡山川之形胜,物产之简番,地土之腴瘠,邦国之富强,莫不一览而了然,其所以见重于朝野,良有以哉!”他认为欧洲各国消息灵通、舆论活跃,与报纸业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也应广设报馆,发挥报纸传播信息、表达舆论的功能,以此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1872年,理雅各因退休离港返英国,将他所创办的伦敦布道会香港印刷所,以1万银元出让给王韬与黄胜等人。他们用这批印刷设备成立了中华印务总局,并在此基础上,于1874年2月4日创办了《循环日报》。   《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以“通外情,广见闻”为己任。除每个星期天以外,它坚持按日出版发行。从1875年到1876年间,王韬还精选日报上发表的重要记事消息、政论,汇编成每月一期的月刊,附日报发行,后因销数不多,未期年而罢。   初创时,“新闻用洋纸印刷,船期尚用土纸(南山贝)”。每期报纸共两张四版,除第二版为新闻版外,其余三版均为经济版,主要刊载的是行情、船期、广告等商业信息和新闻。对香港、澳门、广州等这些商业城市来说,商业信息新闻和船期广告是十分重要的。《循环日报》为适应港澳地区经济贸易往来的需要而特设的经济版,使报纸的营业收入成为王韬办报的主要经济来源,也使他能够以报养报,以此独立。新闻版面约占总版面的三分之一,它又分为三栏:首栏选录京报,次栏为羊城新闻,三栏为中外新闻(主要是摘自香港的外文报纸)。在每期报纸的中外新闻栏的报首都有一篇政论文章,政论内容非常广泛,“上至内政外交方面的要闻大事,下至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著名的报学史专家戈公振曾指出:“该报有一特色,即冠首必有论说一篇,多出自王氏手笔。取西制之合於我者,讽清朝以改革。”据学者研究,王韬以“遁窟废民”、“天南遁叟”、“欧西寓公”等笔名撰写的刊登在“中外新闻”栏目里的政论文章约有上千篇。他还邀请了郑观应等具有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写文章,痛陈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险,主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   《循环日报》创刊后,很快就打开了销路,其发行量处于同一时期各报发行量之首。它的发行处星罗棋布,遍及四方,“省会市镇及别府州县并外国诸埠,凡我华人所驻足者,皆有专人代理”,计有:广州省城数处,沙面、河南各一处,澳门两处,国内还有佛山、东莞、虎门、福州、牛庄等处;海外的有京都、横滨、安南、星加坡、边能埠、旧金山、新金山、雪梨埠、庇鲁埠等处。此外,凡汕头、宁波、上海、镇江、九江、汉口、烟台、天津及日本的长崎、神户,均由“招商局代理”。《循环日报》的文章还广泛地被《申报》等中文报纸所转载。这些都说明了,王韬主持下的《循环日报》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确是一份有影响的华文报纸,不仅受到国人的欢迎,而且远播海外。   在清政府嫉视报馆、禁锢言论的阻碍下,《循环日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作为办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