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叙 
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共真乎?曰 
:不必也。《六经》《语》《孟》,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 
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己矣。经 
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其揆一也。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 
雅之儒。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 
,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而通俗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而或者曰:“ 
村醪市脯,不入宾筵,乌用是齐东娓娓者为?”呜呼!大人子虚,曲终宾雅, 
顾其旨何如耳?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 
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丽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里中儿代 
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 
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 
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视彼切磋之彦 
,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丧质。所得竟未知熟赝而熟真也。 
陇西君,海内畸士,与余相遇于栖霞山房。倾益莫逆,各叙族况。因出其新刻 
数卷佐酒,且曰:“尚未成书,子盍先为我命名?”余阅之,大抵如僧家因果 
说法度世之语,臂如村醪市脯,所济者众。遂名之曰《警世通言》而从臾其成 
。 
时天启甲子臈月豫章无碍居士题 
卷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论文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 
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 
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 
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嗜,谓之知音,总来叫做 
相知。 
                                                                        1 / 378 
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 
,各随尊便。正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话说春秋战国时 
,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猢广荆州府之地也。那俞 
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 
聘。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下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 
得。当时从陆路至于郢都,朝见了楚王,致了晋主之命,楚王设宴款待,十分 
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然虽如此, 
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迟留。公事已毕,拜辞楚王。楚王赠以黄金采缎, 
高车驷马。伯牙离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 
路大宽转而回。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马之疾,不胜车马驰骤。乞假臣 
舟揖,以便医药。”楚王准奏,命水师拨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 
来使,副船安顿仆从行李。都是兰桡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群臣直送至 
江头而别。 
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伯牙是个风流才子,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 
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汉阳江 
口。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 
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之月,其 
光倍常。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炉内,“待我抚琴一操,以遣 
情怀。”童子焚香罢,捧琴囊置于案间。伯牙开囊取琴,调弦转轸,弹出一曲 
。曲犹未终,指下“刮刺”的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叫童子去问 
船头:“这住船所在是甚么去处?”船头答道:“偶因风雨,停泊于山脚之下 
,虽然有些草树,并无人家。”伯牙惊讶,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庄 
,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吾琴,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这荒山下,那 
得有听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来刺客;不然,或是贼盗伺候更 
深,登舟劫我财物。”叫左右:“与我上崖搜检一番。不在柳阴深处,定在芦 
苇丛中!”左右领命,唤齐众人,正欲搭跳上崖。忽听岸上有人答应道:“舟 
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因打柴归晚,值骤雨狂风 
,雨具不能遮蔽,潜身岩畔。闻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 
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 
去罢。”那人不去,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出言谬矣!岂不闻‘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 
,这夜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