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主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课件
* * * * * * * * * * * * * * * * * * * * 中考帮 河南 中 考 历 史 2019 第一部分 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主题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条主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两个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件大事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CONTENTS 目 录 PART 03 真题帮 PART 02 拓展帮 PART 01 考点帮 PART 01 考点帮 PART 01 考点帮 考点1 考点2 新文化运动(10年5考) 考点帮 考点3 代表人物 鲁迅 新文学巨匠。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与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白话小说的典范。【2012年22题(2)考查】 鲁迅(1881—1936) 李大钊 在中国最早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李大钊(1889—1927) 主要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代表作: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提倡民主与科学 ①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②提倡民主,就是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就是要树立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与愚昧。 文学 革命 概况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等;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作用 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1 考点2 新文化运动(10年5考) 考点帮 考点3 易失分点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不是《新青年》的创办。(《青年杂志》的第二卷改为《新青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新文化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而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性质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2014年4题考查】②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12年22题(3)考查】 局限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考点1 考点2 五四运动(10年3考) 考点帮 考点3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背景 国内 ①社会形势: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得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②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国际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②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激化。 导火线 (直接原因)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②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③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爆发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 概况 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五四运动》(绘画)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主力(前期) 学生。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考点1 考点2 五四运动(10年3考) 考点帮 考点3 扩大 背景 ①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英语Unit2Thisismysister专项训练人教新目标版.doc
- 七年级英语Unit2Thisismysister自我综合评价二导学课件人教新目标版.ppt
- 七年级英语Unit3IsthisyourpencilSectionA(1a_2d)同步练习人教新目标版.doc
- 七年级英语Unit2Thisismysister语法聚焦二导学课件人教新目标版.ppt
- 七年级英语Unit1Myname’sGinaSectionA(1a_2d)同步练习人教新目标版.doc
- 七年级英语Unit3IsthisyourpencilSectionA(3a_3c)同步练习人教新目标版.doc
- 七年级英语Unit2Thisismysister语法聚焦二同步练习人教新目标版.doc
- 七年级英语Unit3IsthisyourpencilSectionB(1a_1e)同步练习人教新目标版.doc
- 七年级英语Unit3IsthisyourpencilSectionA(3a_3c)导学课件人教新目标版.ppt
- 七年级英语Unit3IsthisyourpencilSectionA(1a_2d)导学课件人教新目标版.ppt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课件.ppt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三封建时代的欧洲课件.ppt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二古代欧洲文明作业帮.doc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二古代欧洲文明课件.ppt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四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课件.ppt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ppt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作业帮.doc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件.ppt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作业帮.doc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作业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