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VIP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 * * 真题展示 命题点1 西安事变 真题帮 命题点2 1.[2016河南,5]“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举行 D.重庆谈判的成功 【解析】 命题点3 考法总结 本题通过史料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三步解法 审题干 一审中心词:“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二审求答词:历史事件是。 析选项 辨是否符合题意。由材料关键信息“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可判断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查知识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真题展示 命题点1 西安事变 真题帮 命题点2 2.[2013河南,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的答案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解析】 命题点3 考法总结 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西安事变。 三步解法 审题干 一审中心词: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二审求答词:答案是。 析选项 辨是否符合题意。由材料关键信息“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查知识 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 真题展示 命题点1 中共七大 真题帮 命题点2 3.[2012河南,4]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 命题点3 考法总结 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步解法 审题干 一审中心词: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二审求答词:大会是。 析选项 辨是否符合题意。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查知识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C 真题展示 命题点1 主题类事件 真题帮 命题点2 4.[2011河南,9]“……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解析】 命题点3 命题点2 考法总结 本题通过史料考查中华民族团结抗日。 三步解法 审题干 一审中心词:四万万同胞、团结、保卫祖国。二审求答词:描述的是。 析选项 辨是否符合题意。由材料关键信息“保卫祖国”可判断该历史事件与对外抗争有关,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都属于内战,A、B、D不符合题意。中国人民团结抗战,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符合题意。 查知识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 史料研析 真题帮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旧事重浮,关东破,思来恨切!痛回首,柳条湖畔,夕阳浴血。城下悬颅魂不死,刀前刻骨节尤烈!更同呼,万剑向东瀛,都消灭!应长记,仇未雪!时秣马,休松懈!看金戈舞处,我心如铁。四海闲庭飞短棹,神州举火樱花谢。当对酒,与千古徐郎,同明月! 设问  诗歌反映的是什么事变?这个事变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关东”“柳条湖”“东瀛”可知,这一事变是九一八事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材料关键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