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建市政实务讲同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一建市政实务讲同济

盾构掘进技术(1K413033) 三、注浆控制 (三)一次注浆 种类: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和后方注浆三种方式。 1.同步注浆 同步注浆是在空隙出现的同时进行注浆、填充空隙的方式,分为从设在盾构的注浆管注入和从管片注浆孔注入两种方式。前者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同步注浆。后者,管片从盾尾脱出后才能注浆,被称作半同步注浆。 2.即时注浆 一环掘进结束后从管片注浆孔注入的方式。 3.后方注浆 掘进数环后从管片注浆孔注入的方式。 盾构掘进技术(1K413033) 三、注浆控制 (四)二次注浆 目的:弥补一次注浆缺陷。 作用: 1.补足一次注浆未充填的部分; 2.补充由浆体收缩引起的体积减小; 3.以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扩大为目的的补充。 以上述1、2为目的的二次注浆,多采用与一次注浆相同的浆液;若以3为目的,多采用化学浆液。 盾构掘进技术(1K413033) 三、注浆控制 (五)注浆量与注浆压力 分为压力控制与注浆量控制二种。 压力控制:是保持设定压力不变,注浆量变化的方法。 注浆量控制:是注浆量一定,压力变化的方法。 一般仅采用一种控制方法都不充分,应同时进行压力和注浆量控制。 注浆量与注浆压力要经过反复试验,确认注浆效果、对周围地层和建(构)筑物的影响等,并在施工中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效果确认,反馈其结果指导施工。 盾构掘进技术(1K413033) 三、注浆控制 注浆量 Q=V×α V =π(Ds2-D02)×υ/ 4 式中:V-计算空隙量;α-注入率; Ds-开挖外径; D0-管片外径; υ-掘进速度。 α是根据浆液特性(体积变化)、土质及施工损耗考虑的比例系数,基于经验确定。根据日本的统计资料,在标准盾构隧道区间(未使用辅助工法),注入率α为80-240%,平均值约为143%。 盾构掘进技术(1K413033) 三、注浆控制 注浆压力 应根据土压、水压、管片强度、盾构型式与浆液特性综合判断决定,但施工中通常基于施工经验按以下方法确定。 注浆压力一般取100-300kN/m2(1-3kg/cm2),或间隙水压+200kN/m2左右。 盾构掘进技术(1K413033) 计划值 设定值 注浆方法 开始注浆 注浆量曲线 浆液试验、管路检查 注浆压力曲线 注浆结束 监视 停止掘进 注浆状况确认 判定 二次注浆 地表变形 统计分析 判定 紧急对策 注浆控制流程 盾构掘进技术(1K413033) 四、线形控制 主要任务:通过控制盾构姿态,使构建的衬砌结构几何中心线线形顺滑,且位于偏离设计中心线的容许误差范围内。 (一)掘进控制测量 随着盾构掘进,对盾构及衬砌的位置进行测量,以把握偏离设计中心线的程度。 测量项目:盾构的位置、倾角、偏转角、转角及盾构千斤顶行程、盾尾间隙和衬砌位置等。 基于上述测量结果,作图画出盾构及衬砌与设计中心线的位置关系,直接预测下一环盾构掘进偏差十分重要。 盾构法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1K413032) 二、盾构始发施工技术 (三)洞口土体加固段掘进技术要点 4.拆除洞口围护结构前要确认洞口土体加固效果,必要时进行补注浆加固,以确保拆除洞口围护结构时不发生土体坍塌、地层变形过大、盾构始发过程中开挖面稳定。 5.由于拼装最后一环临时管片(负一环,封闭环)前,盾构上部千斤顶一般不能使用(最后一环临时管片拼装前安装的临时管片通常为开口环),因此从盾构进入土层到通过土体加固段前,要慢速掘进,以便减小千斤顶推力,使盾构方向容易控制;盾构到达洞口土体加固区间的中间部位时,逐渐提高土压仓(泥水仓)设定压力,出加固段达到预定的设定值。 盾构法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1K413032) 二、盾构始发施工技术 (三)洞口土体加固段掘进技术要点 6.通常盾构机盾尾进入洞口后,拼装整环临时管片(负一环),并在开口部安装上部轴向支撑,使随后盾构掘进时全部盾构千斤顶都可使用。 7.盾尾进入洞口后,将洞口密封与封闭环管片贴紧,以防止泥水与注浆浆液从洞门泄漏。 8.加强观测工作井周围地层变形、盾构基座、反力架、临时管片和管片上部轴向支撑的变形与位移,超过预定值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后,才可继续掘进。 盾构法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1K413032) 二、盾构始发施工技术 (四)初始掘进的主要任务 初始掘进的主要任务: ①收集盾构掘进数据(推力、刀盘扭矩等)及地层变形量测量数据, ②判断土压(泥水压)、注浆量、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设定值是否适当, ③并通过测量盾构与衬砌的位置,及早把握盾构掘进方向控制特性,为正常掘进控制提供依据。因此,初始掘进阶段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重要阶段。 盾构法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1K413032) 三、盾构接收施工技术要点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