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产能力耕地质量与其提升.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耕地生产能力耕地质量与其提升

耕地的生产能力、质量与质量提升 张凤荣 内 容 1.土地生产能力评价方法 2.农用地质量-产能-产量关系; 3.研究方向探讨 1.1.1. 1951年,财政部查田定产,对全国耕地评定等级;间接反映耕地质量与产能。 1.1.2 1981年开始,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依据土壤的主要养分水平对土壤肥力状况做过评价及定级;单纯的土壤肥力分级不能反映耕地质量及其产能。 1.1.3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中科院/综考会编制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建立了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与美国农业部评价系统类似:类/型; 评价突出土地资源条件对生产的适宜和限制性,但不涉及产量。 1. 土地评价与土地生产能力评价方法介绍 1.1.4 1980年代,农牧渔业部农业区划办组织开展农业区划工作,对主要农作物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气候/土壤/水分/灾害/产量,没有进行生产能力核算。 1.1.5 1986年,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研究制订了《县级土地评价技术规程(试行草案)》,以基本产量为主,考虑水、热、土等自然条件等评价因素,确定农用地等级,没有进行生产能力核算。 1.1.6 1980年代末,国家土地局/中国农大等开展土地承载力研究,使用AEZ方法,核算生产能力。 1.1.7 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所,1995年以县级为单位,进行了耕地分区评价,给出了每个县级单位的耕地质量指数值。 “因素法”/一县一值/百分制,没有进行生产能力核算. 1.1.8 1996年,农业部颁布了行业标准《全国耕作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把全国划分为七个耕地类型区、十个耕地地力等级。属于 “土种大比武”,,没有进行生产能力核算。 1.1.9 1989年8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征求意见稿),并在选择了7个试点县进行了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基本思路:光温潜力为基础逐级订正分等。 1998年,在总结试点县经验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讨论稿)。 浙、豫、陕、川、蒙、桂、新等地根据该讨论稿,组织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 2001年下发《农用土地分等规程》(大调查专用稿),在全国施行。 2003年颁布《农用土地分等规程》(行标),在全国施行。 1. 2 国外土地评价与土地生产能力评价 1961年的美国土地生产潜力(能力)分类(LCC) 1976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LE》,评价土地对某种作物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 1978,AEZ(FAO),De Wit模型,以光温产量为基础,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修正,研究生产潜力。 2001,FAO和IIASA: AEZWIN -An interactive multiple-criteria analysis tool for land resources appraisal,扩展AEZ方法,引入了交互式的多标准模型分析(MCMA),可用于分析各种土地利用,同时提供了多目标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 1993,FAO:FESLM,1996,2000,WB、FAO、UNDP和UNEP:LQIs 1.3 我国农用地分等 1.3.1 农用地分等的理论和方法: 农业生产要素(土地、科学技术、资本和人)理论是《农用地分等规程》依据的基本理论; 农用地分等方法用的是作物生长模型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和系统分等方法。 标准耕作制度 作物 1 α 1 作物标准粮 自然等指数 作物利用等指数 作物分等指数 CL KL KC ………… β1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土壤质量修订 利用水平修订 经济效益修订 等别 农用地分等指数 农用地分等计算步骤图示 1.3.2 农用地分等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α 为指定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是由气候条件决定;(在修正黄秉维等人提出的作物光合生产潜力测算模型的基础上,测算了全国16种主要栽培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作为全国农用地分等的国家参数的基础) βj为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1.3.2 农用地分等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CL 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值,反映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田间工程和土壤条件; Clij = ∑fi* aI ,(当不存在明显的限制因子时) 式中:fi ——分等单元第i个评价指标的分值 ai ——分等单元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1.3.2 农用地分等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KL:土地利用系数,反映利用程度,是自然质量与利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Kl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