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日社会实践的报告2篇
抗日社会实践报告2篇
20xx年xx月xx日,春晖聊城支教队在当地村支书谭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鲁西抗日教育学习基地——苏村,缅怀抗日战争时期为维护国土完整英勇就义的烈士们。经过长时间的跋涉,队员们终于到了目的地。进入基地,队员们完全被里面肃穆的气氛所影响,没有了往日的嬉闹。他们只是静静的走着,听着,想着。 首先,队员们去了埋葬烈士们的墓地,走在墓前,看着墓碑上刻着的一个个鲜红的名,队员们都默默的低下了头。当地谭书记对队员们说:“这里,埋葬着126名当时战死在此的烈士们,他们被1000多名日伪军围歼着,在武器装备、战士素质和后勤保障远不如敌人的情况下,但要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战士。”最后,队员们在烈士墓前三鞠躬,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在成列馆,队员们都认真听取解说员的讲解,实地参观了历史图片、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并聆听了《宋任穷送毯子》、《姜妈妈舍子救战士》、《苏村阻击战小号兵》等感人事迹,让每位队员都深受教育和启发,再一次被革命先烈及群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顽强抗战的大无畏精神所震撼。 接着,谭老师带领队员们来到刻着已故的各位烈士名的凉亭,亭子里只有一个黑色的石碑,看着碑上的名,队员张晶晶久久的伫立,并低下了头,为所有的烈士默哀。 最后,队员们来到了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队长蔡欢欢说到:“这几个很少,少的所有的人都能记住,但是他们却是如此的厚重,能配的起这几个的,有可能就只有他们了吧。我一定会记住这个地方,因为他们所做的贡献永垂不朽。”队员们都抬起头看着这几个,久久都不能低下,他们的眼中有的只是敬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抗日社会实践报告(2) 河间社会实践队借在河间市实践之机,深入河间社会,寻访河间市的中国故事、道德典范与河北精神,领略优秀民族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基层群众、走向道德典范。 寻访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也将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借此契机,来到河间市光荣院采访了孟庆玉老人,听他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 孟庆玉老人1943年参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16岁参军,怀着“打倒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一腔热血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一名侦查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着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参加东北战役,在四平战役中负伤复员。他说,当时参军的最大动机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国仇家恨,中国人民为了打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妻子送郎上战场,娘亲送儿打东洋”——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抗日战士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决不后退,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孟庆玉老人认为,人民的支持是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根本原因,军民鱼水情什么时候都扔不得、丢不得、忘不得。“首长说,蒋介石是独夫民贼,人民反对他,我们只要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就一定能打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孟庆玉老人说到。 孟庆玉老人因战争而残疾,却从未后悔。他说,我是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战斗,因为战斗而负伤,我是光荣的、无悔的。在部队他是新兵的时候,老兵为他洗脚为他背枪,等到他成了老兵的时候也为新兵洗脚、背枪,这种互相照顾、共同奋斗的高尚同志情谊让他终身难忘。 孟庆玉老人所体现的无比热忱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精神教育正是革命先烈、社会主义事业的先行者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们所讲的“中国故事”的内涵与精髓。相信,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未来的中华儿女将把“中国故事”讲的更精彩、更动人,将中国的声音传遍世界。 寻访道德典范,传播高尚道德 河间社会实践队围绕“善行河北·立德树人”宣传教育活动,寻访大学生眼中的“河北好人”。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建价值观,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访,倾听燕赵儿女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故事,寻求高尚道德理想的心语。 孙正开:平生不喜富贵事,惟愿丹心写汗青 XX年7月23日下午,河间社会实践队在共青团河间市委的协调下,采访到了在抗战影像资料方面卓有成绩的孙正开老人。 孙正开老人原先是一名通讯兵,复员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退休后回到河间,利用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地方政府从事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孙正开发现,政府档案馆大多只有文资料,图像资料较少,录音录像更是没有,这引起了老先生的兴趣,从此着重整理一些关于抗战的音像资料。老先生自己出资购买单反相机、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奔赴省内外各地采访知情者或见证者,收集到许多了关于抗战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他还通过私人关系联络各地档案馆、图书馆,在废纸堆中翻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回到家中,他通过现代化的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