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舞干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舞干戚

[标签:标题] 篇一: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cn 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 作者:杨斌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6期 摘 要: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第三句诗究竟是“形夭无千岁”还是“刑天舞干戚”,自宋代产生争论以来,到今天这两种说法依然并存。本文主要从上下文义、句式、版本、校勘、“篇指一事”和组诗等六个方面对此论争加以综述,并以“形夭无千岁”为是。 关键词: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刑天舞干戚” “形夭无千岁” 陶渊明的组诗《读山海经》其十,称它为众所周知应不为过。旧本作: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夭无千岁,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首诗的第三句究竟是“形夭无千岁”还是“刑天舞干戚”,自从宋代曾纮与周必大产生争执以来,到今天这两种说法依然并存,并未达成共识。大致说来,除曾纮和周必大外,持“形夭无千岁”说者主要有何义门、汪洪度、马星翼、李延钰、周作人、郭沫若、杨树彬、王振泰、邓芳等,持“刑天舞干戚”说者主要有洪迈、朱熹、邱嘉穗、姚培谦、温汝能、陶澍、陈沆、姚永铭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世纪之前,持“刑天舞干戚”说者无疑占上风,而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持“形夭无千岁”说者明显要更多一些。本文试从上下文义、句式、版本、校勘、“篇指一事”和组诗等六个方面对此论争加以综述。 一、上下文义 “形夭无千岁”这句诗和上下文语义到底连不连贯?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刑天舞干戚”说和“形夭无千岁”说之争的关键所在。毕竟曾纮正是因为“疑上下文义不相贯”改诗,而周必大恰恰以此诗“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为由加以反驳。曾纮说:“?形天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甚相贯,遂取《山海经》参校,经中有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乃知此句是刑天舞干戚,故与下句?猛志固常在?意旨相应。”在周必大的《二老堂诗话》中,他质问道:“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吴瞻泰曰:“吾友汪洪度之著记云:?形夭?句乃一篇点睛处,上下文未尝不贯,?填海?正须待?千岁?也。?志在?与?形夭?应,?故?字与?无?字应。掺入?刑天?,则第二句为不了语,第四句为无据语矣。若以?舞干戚?为?猛?,而衔木填海者其猛何如??化去?即承?形夭?,?徒设在昔心?,因?形夭?故也;?良辰讵可待?,暗与?无千岁?应。”马星翼曰:“言精卫无千岁之形,而有千岁之志,不但与下句协,并与上二句相贯。旧本不误。”李延钰曰:“余味此诗,只咏精卫一事,谓溺水夭死,形无千岁,衔石填海,猛志固在。上下文义,何尝不贯。”丁福保在《陶渊明诗笺注》中提出“形夭无千岁”与上下句 篇二:高中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

文档评论(0)

181****7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